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属于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属于流动资本。由于这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原有价值,故名。
《國語辭典》:百家锁(百家鎖)  拼音:bǎi jiā suǒ
旧俗向众邻家们求取铜钱,配制成给婴儿佩挂的锁片。据说佩挂此锁,可保长命。
《國語辭典》:币值(幣值)  拼音:bì zhí
钱币购买货物的能力。如:「战时币值大量贬低,通货膨胀严重。」
《国语辞典》:薄利多销(薄利多销)  拼音:bó lì duō xiāo
商家以低价微利的方式销售商品,刺激顾客购买意愿,藉此达到销量增加的目的。如:「他们公司一向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
《國語辭典》:代购(代購)  拼音:dài gòu
代替购买。如:「这家书店专门替学生代购教课书。」
分類:代理购买
《漢語大詞典》:定购(定購)
预先约定购买货物。如:她定购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国语辞典》:穿壁引光  拼音:chuān bì yǐn guāng
汉代匡衡家贫而好学,无力购买灯烛,于是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以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也作「凿壁偷光」、「凿壁透光」。
《國語辭典》:洽购(洽購)  拼音:qià gòu
接洽购买。如:「对展示品有兴趣者,请来电洽购。」
分類:联系购买
《國語辭典》:抢手货(搶手貨)  拼音:qiǎng shǒu huò
深受群众喜爱的畅销货。如:「他发明的电动玩具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国语辞典》:抢购(抢购)  拼音:qiǎng gòu
争先恐后地购买货物。如:「百货公司折扣期间,引起一阵抢购风潮。」
《漢語大詞典》:期权
在合同或单证规定期限内按照载明的价格购买某种证券的权利。其形式有合同、契约、购买证明单等。“股票先购权”和“股票认购证”都属期权的形式。
《國語辭典》:配购(配購)  拼音:pèi gòu
按照一定的数量、价格购买货物。如:「极权国家往往采行配购的经济制度。」《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每日约能造枪弹三千颗,并向洋商酌配购机件,俾一机能造数器,以期价省而用宏。」
《國語辭典》:批购(批購)  拼音:pī gòu
大批购买。如:「这些水果是我今天早上到果菜市场批购回来的,保證新鲜。」
分類:成批购买
《漢語大詞典》:实际工资(實際工資)
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购买多少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与名义工资相对。
《國語辭典》:收购(收購)  拼音:shōu gòu
1.大量或从各处收买购置。如:「收购房地产」。
2.企业为达到控制其他企业经营权之目的,而购买其他企业资产或股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