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乞食,入诸聚落,随施所得,不贪珍味,若美若恶,而无分别,是名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外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外贪欲相。
内外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遍一切处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贪著如前内外之境,复于一切五尘境界资生物等,皆起贪爱之心,障诸禅定,是名遍一切处贪欲相。(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无贪善根
【三藏法数】
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刀途对悭贪
【三藏法数】
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
贪欲重障
【三藏法数】
谓多贪多欲,懒惰睡眠,掉举破戒,亦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贪欲重障。(掉者,动也。)
形色贪
【三藏法数】
谓于长短娇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形相,作烂坏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承事贪
【三藏法数】
谓于他人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彼趋承服事,自作死想,犹如枯木,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多贪众生不净观
【三藏法数】
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著,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著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三藏法数】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入禅治贪欲染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舍悭贪心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以财法广施于人,盖财以资人之生,法以资人慧命,于此二者,时常乐行,则能饶益一切。设有悭贪之心,悉当除去,是为舍悭贪心。
贪著心
【三藏法数】
引取之心为贪,谓于六尘等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恋著不舍,故名贪著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贪惑
【三藏法数】
谓于五尘顺情境上,引取无厌,昏迷不了,是名贪惑。(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