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2
词典
1
分类词汇
181
共181,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含素
木性
质言
淳质
朴质
古拙
贞质
守朴
拙笔
愚朴
醇朴
山性
淳笃
朴鄙
朴钝
《漢語大詞典》:
含素
(1).谓内含白色。 晋
孙绰
《望海赋》
:“虚贝含素而表紫,蠳螺络丹而带緗。”
(2).谓禀性质朴。
《
晋书·王祥郑冲等传赞
》
:“ 郑冲 含素, 王祥 迟暮。百行斯融,双飞天路。”
分類:
禀性
内含
性质
白色
质朴
《漢語大詞典》:
木性
(1).旧谓淳厚、质朴的禀性。 三国 吴
姚信
《士纬》
:“ 孔文举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
诗:“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2).木的性质。 唐
白居易
《清夜琴兴》
诗:“清泠由木性,恬淡随人心。”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
》
:“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随木性,不可不慎。” 鲁迅
《书信集·致方善境》
:“先生所作木刻,我以为是大可以发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则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
分類:
性质
淳厚
质朴
禀性
《國語辭典》:
质言(質言)
拼音:
zhí yán
实言,以实情相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
分類:
如实
质朴
言语
直言
裴骃
一编
八节
《漢語大詞典》:
淳质(淳質)
敦厚质朴。 唐
刘知几
《
史通·二体
》
:“世犹淳质,文从简略。”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十三:“三代以前,其风淳质修谨不必言。” 明
唐顺之
《程少君行状》
:“少君为人,淳质无所猜,对人輒见肝膈,人或愚之,终不为变。”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当文学陵迟,躁人喋喋,而欲救以淳质,非此莫由也。”
分類:
敦厚
敦厚质朴
质朴
《國語辭典》:
朴质(樸質)
拼音:
pú zhí
诚朴率真,不浮华。如:「他家财万贯,但多年来不但生活朴质,而且乐善好施。」
分類:
朴质
质朴
纯真
文饰
矫饰
《國語辭典》:
古拙
拼音:
gǔ zhuó
古典而朴实。《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柏屋,制甚古拙。」
分類:
古旧
古雅
雅质
朴拙
质朴
《漢語大詞典》:
贞质(貞質)
(1).坚贞的资质。
《艺文类聚》
卷六九引 晋
殷允
《杖铭》
:“荃蕙虽秀,才非贞质;异端虽美,道无玄术。”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
诗:“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可怜 宋 社沦海水,片石迺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2).谓使资质坚强。 晋
顾恺之
《冰赋》
:“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质朴。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
:“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分類:
正直
坚贞
资质
质朴
坚强
《漢語大詞典》:
守朴(守樸)
亦作“ 守朴 ”。 保持质朴的天性。
《文选·嵇康〈幽愤诗〉》
:“託好 老 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张铣 注:“守朴,守其实朴。” 晋
葛洪
《
抱朴子·嘉遁
》
:“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訥,知止常足。”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诗:“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五代
左偃
《寄韩侍郎》
诗:“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分類:
保持
质朴
天性
《國語辭典》:
拙笔(拙筆)
拼音:
zhuó bǐ
1.品质低劣的笔。宋。
陆游
省事
诗:「兴发旧醅何害醉,诗成拙笔亦堪书。」
2.谦称自己的书画作品或文章。唐。尹程〈观秋水赋〉:「遂有感于庄篇,托微言于拙笔。」也称为「拙稿」。
分類:
质朴
劣等
自己
诗文
毛笔
作诗
文书
书画
谦词
《漢語大詞典》:
愚朴(愚樸)
亦作“ 愚朴 ”。
(1).敦厚质朴。
《
墨子·非命中
》
:“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久矣。”
(2).犹愚钝。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
:“使者实愚朴,不能测人意。”
分類:
敦厚
敦厚质朴
愚钝
质朴
《國語辭典》:
醇朴
拼音:
chún pú
淳厚质朴。《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三皇迈化,协神醇朴,谓五星如连珠,日月若合璧。」也作「醇朴」。
分類:
淳厚
质朴
《漢語大詞典》:
山性
(1).山民质朴的性格。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
:“带索披裘,自得山性,雕章丽服,未敢攸同。”
(2).野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象耳出油》
:“象耳中有油出,谓之山性发,往往奔逸伤人。”
(3).山的生机。 明
刘基
《为董楚芳题山水图》
诗:“我住城南隔天镜,朝夕看山见山性。”
分類:
野性
山民
生机
质朴
性格
《漢語大詞典》:
淳笃(淳篤)
质朴厚重。
《
后汉书·儒林传下·许慎
》
:“﹝ 慎 ﹞性淳篤,少博学经籍, 马融 常推重之。” 宋 王谠
《
唐语林·德行
》
:“ 李卫公 慕其淳篤,结果亲家,以女适 路 氏。” 清 恽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铭》
:“府君性淳篤,未尝以声色加人。”
分類:
质朴
质朴厚重
朴厚
厚重
《國語辭典》:
朴鄙(樸鄙)
拼音:
pú bǐ
朴质鄙陋。《庄子。渔父》:「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宋。
欧阳修
〈
谢知制诰表
〉:「志欲去于雕华,文反成于朴鄙。」也作「朴野」。
分類:
质朴
质朴鄙野
朴鄙
鄙野
谦词
人
《國語辭典》:
朴钝(樸鈍)
拼音:
pú dùn
1.指刀、剑等器具不锐利。如:「这把刀有点朴钝,需要磨一磨了。」
2.朴实不敏。《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分類:
朴钝
朴实
质朴
聪敏
不锋利
锋利
不敏
敏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