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破除  拼音:pò chú
1.除去、消除。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杯行到君手莫停,破除万事无过酒。」
2.花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快去,快去,省得为我少得了衬钱,明日就将衬钱来破除也好。」
《國語辭典》:陵迟(陵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种酷刑。先将犯人肢体斩断,后割咽喉处死。《辽史。卷一一三。逆臣传中。耶律牒蜡传》:「牒蜡不降,陵迟而死。」也作「凌持」、「凌迟」。
2.折磨、磨难。《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汉将王陵变》:「苦见陵母不招儿,遂交转队苦陵迟。」也作「凌迟」、「陵挂」。
3.渐趋衰败。《诗经。王风。大车。序》:「礼义陵迟,男女淫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
《國語辭典》:凌迟(凌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称古代的酷刑。历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杀之人受尽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将犯人肢体斩断,后割咽喉;有的以刀剐头、脸,断手足,剖胸腹,再砍头。《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骿,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也作「凌持」、「陵迟」。
2.欺凌虐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五出》:「事到头来,全无区处,受尽凌迟,如今悔之无及。」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将小子痛凌迟,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3.败坏、衰败。《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今堤防凌迟,体制未立,死刑过制,生刑易犯。」
《漢語大詞典》:废坏(廢壞)
败坏;败落。《韩诗外传》卷五:“礼义废坏,人伦不理。”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家既废坏,数呼相工问息耗。” 宋 欧阳修 《准诏言事上书》:“此三弊因循於上,则万事弛慢废坏於下。”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礼教不明,丧纪废坏。”
分類:败坏败落
《國語辭典》:颓圮(頹圮)  拼音:tuí pǐ
损毁、败坏。《宋史。卷二九三。列传。王禹偁》:「臣比在滁州,值发兵挽漕,关城无人守禦,止以白直代主开闭,城池颓圮,铠仗不完。」宋。朱熹 山北纪行:「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颓圮。」
分類:坍塌败坏
《國語辭典》:隳坏(隳壞)  拼音:huī huài
毁坏、破坏。《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传。序》:「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
《漢語大詞典》:败乱(敗亂)
(1).混乱。六韬·略地:“其车骑鋭士,或衝我内,或击我外;士卒迷惑,三军败乱,为之奈何?” 唐 韩愈 《祭田横墓文》:“当 秦 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其后 韩侂胄 、 史弥远 、 贾似道 相继盗政,羣小又从而附和之,日入於败乱而不知,非以权重故耶?”
(2).危亡;崩溃。汉书·刘向传:“圣帝明王常以败乱自戒,不讳兴废,故臣敢极陈其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 北京 以南地区的土豪和 河北 一带一样,在 蒙古 南侵, 金 军败乱的过程中,纷纷组织武装,结寨自保。”
(3).败坏。《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更始 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羣生危蹙。”《三国志·魏志·李胜传》:“今大将军 爽 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庞颖公 为 开封府 判官,独奏 讽 ,以为苟不惩治,则败乱风俗,将如 西晋 之季。”
《國語辭典》:决裂(決裂)  拼音:jué liè
1.分割。《战国策。秦策三》:「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蔡泽》:「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
2.破裂。如:「感情决裂」、「由于谈判不成,两国的关系正式决裂。」
3.坚决肯定。《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等名义》:「义之在心,乃是决裂果断者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十三妹听了,登时两道蛾眉一竖说:『不信你就讲这等决裂的话。』」
4.决定。《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女儿年纪长成了,把他担误,不是个常法。你也该与勤亲家那边讨个决裂。」
《國語辭典》:决绝(決絕)  拼音:jué jué
1.截断消灭。《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虏知罪当夷灭,……一举而决绝之矣。」
2.坚决断绝。《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
3.永别。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四:「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心。」
4.坚决肯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说得决绝,叔父未必不依允。」
《國語辭典》:毁坏(毀壞)  拼音:huǐ huài
1.破坏。《史记。卷四。周本纪》:「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后汉书。卷三八。法雄传》:「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
2.毁损倒坍。《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攻进。」
《漢語大詞典》:颓弊(頽弊)
(1).败坏。 唐 元结 《元谟》:“臣曾记有説风化頽弊,或以之兴,或以之亡者,不知何代君臣。”
(2).破败。《宣和遗事》后集:“有屋数十间,皆頽弊,廊廡若官,篱落疎虞,不类人居。”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而岁月既深,寝至頽弊。”
分類:破败败坏
《漢語大詞典》:伤败(傷敗)
(1).谓作战受挫失败。管子·任法:“故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史记·楚世家:“会 吴王 弟 夫概 见 吴王 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后汉书·西羌传论:“﹝羣种﹞东犯 赵 魏 之郊,南入 汉 蜀 之鄙,塞 湟中 、断 陇道 ,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係,羽书日闻。”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诗亡然后作春秋:“逮 桓王 之立,诸侯背叛,王师伤败。”
(2).败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改易字体, 邵陵王 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宋 苏轼 《缴还词头奏状·李定》:“今既言者如此,朝廷勘会得实,而使无母不孝之人,犹得以通议大夫分司南京,即是朝廷亦许如此等类得据高位,伤败风教,为害不浅。”
《國語辭典》:破败(破敗)  拼音:pò bài
残坏、破旧败坏。如:「这幢破败的房子,从前曾经是豪华布庄。」
《漢語大詞典》:坏乱(壞亂)
(1).破坏,毁乱。《汉书·外戚传下·中山卫姬》:“坏乱法度,居非其制,称非其号。”
(2).败坏;混乱。礼记·学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后汉书·孔融传:“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 谭献 《古诗录序》:“以故文章坏乱,声音废闕,好色而淫,怨诽而乱。”
(3).犹言变乱。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今 长安 坏乱, 赤眉 在郊,王侯搆难,大臣分离。”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而况於坏乱之中,仓皇之际,士之安贫乐义,取舍去就,不为患祸势利动其心者,亦不絶於其间。”
《國語辭典》:弛废(弛廢)  拼音:shǐ fèi
舍弃不用。《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序》:「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
分類:败坏荒废
《漢語大詞典》:颓敝
1.破败。后汉书·儒林传序:“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頽敝,鞠为园蔬。”一本作“穨敝”。 清 姚鼐 《宁国府重修北楼记》:“惜故北楼之頽敝,命工飭之。”
2.败坏;衰敝。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元年:“ 玄 以 魏 末士风頽敝,上疏曰:‘臣闻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於上,清议行於下。’” 邹鲁 《中国同盟会》:“吾见夫人权頽敝者,其民多萎弱。”
《國語辭典》:沮坏(沮壞)  拼音:jǔ huài
败坏。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坏。』」《明史。卷一六七。邝野传》:「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遗野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