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嘶盐(嘶鹽)
语本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驥垂两耳,服盐车兮。”谓骏马面对盐车悲鸣。喻贤才屈居贱役。 明 徐渭 《赋得风入四蹄轻》之四:“带烙成駢死,嘶盐了此生。 孙阳 何处是,泪尽 太行 程。”参见“ 盐车 ”。
《國語辭典》:盐车(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载盐的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贤受到屈抑,用非所长。《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汇登(彙登)
谓成批任用贤才。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幼海》书:“当圣皇御极之时,正名儁汇登之日,区区何力之有焉。”
《漢語大詞典》:饭秦(飯秦)
指 百里奚 饭牛于 秦国 之事。后用以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 唐 黄滔 《误笔牛赋》:“足令饮 潁 牵怀,饭 秦 动思。”参见“ 饭牛 ”。
《漢語大詞典》:饭牛(飯牛)
(1).喂牛,饲养牛。庄子·让王:“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卫庆:“自是家产日滋,饭牛四百蹄,垦田二千亩。”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四:“呼儿且饭牛,吾去烧东菑。”
(2).寓不慕爵禄,过劳动自适的生活之意。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序:“短衣饭牛而至旦,业已归耕;搢笏笼鸽以放生,末由旅贺。”虞初新志卷四引 清 林璐 《丁药员外传》:“卜筑东冈,躬自饭牛。”
(3).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语本管子·小问:“ 百里徯 , 秦国 之饭牛者也, 穆公 举而相之,遂霸诸侯。”又吕氏春秋·举难:“ 宁戚 欲干 齐桓公 ,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 齐 ,暮宿於郭门之外。 桓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 宁戚 饭牛居车下,望 桓公 而悲,击牛角疾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卜式 拔於芻牧, 弘羊 擢於贾竖,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与夫起版筑饭牛者异矣。”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
《漢語大詞典》:翘弓(翹弓)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 杜预 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翘弓”为礼聘贤才的典实。 南朝 陈 周弘让 《与徐陵荐方圆书》:“脱能登此仄陋,纶言是属,翘弓远賁,则山谷咸劝,足令廉风復振,懦夫能立。”参见“ 翘车 ”。
《漢語大詞典》:翘车(翹車)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后因谓礼聘贤士的车子为“翘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翘车之招;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吕延济 注:“翘车,使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以举才为首务。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巖藪。”周书·沈重传:“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 前蜀 韦庄 《寄从兄遵》诗:“江上清风正钓鱸,九重天子梦翘车。”
《漢語大詞典》:优贤扬历(優賢揚歷)
亦作“ 优贤颺歷 ”。 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若 寧 固执匪石,守志 箕山 ,追迹 洪崖 ,参踪 巢许 ,斯亦圣朝同符 唐 虞 ,优贤扬歷,垂声千载。” 裴松之 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歷。’谓扬其所歷试。”
《漢語大詞典》:魏鹊无枝(魏鵲無枝)
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宋 李曾伯 《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词:“我有芳尊供翫事,从渠 魏 鹊无枝。”
分類:贤才依存
《國語辭典》: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参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踰万里。」
《漢語大詞典》:养音九皋(養音九臯)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南朝 宋 王韶之 《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育翮幽林,养音九皋。”
《国语辞典》:思贤如渴(思贤如渴)  拼音:sī xián rú kě
思慕贤才,有如口渴极需饮水。形容求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梁书。卷三○。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也作「求贤如渴」、「求贤若渴」。
《国语辞典》:钦贤好士(钦贤好士)  拼音:qīn xián hào shì
礼敬贤才,爱惜文士。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九。神仙传。淮南王八公》:「公笑曰:『闻王钦贤好士,吐握不倦,苟有一介,莫不毕至。』」
《国语辞典》:潜龙勿用(潜龙勿用)  拼音:qián lóng wù yòng
蛟龙隐藏蛰伏,不为世所知。比喻贤才遭埋没,不受重用。《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艺文类聚。卷四六。职官部二。太傅》引〈周王褒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函崤重险,钟鼎沦覆,潜龙勿用,瞻乌在室。」
《国语辞典》:骅骝开道(骅骝开道)  拼音:huá liú kāi dào
红色的骏马在前引路。常用以比喻有贤才辅佐。《儒林外史》第七回:「只道骅骝开道,原来天府夔龙。」
《国语辞典》:焚林之求  拼音:fén lín zhī qiú
焚烧山林以求得贤才。《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国语辞典》:求士莫求全  拼音:qiú shì mò qiú quán
徵求贤才不要苛求他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幼学琼林。卷一。武职类》:「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国语辞典》:良禽择木而栖(良禽择木而栖)  拼音:liáng qín zé mù ér qī
(谚语)比喻贤才择主而事。参见「良禽择木」条。《三国演义》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