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称材(稱材)
贤才,美才。管子·幼官:“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称材。”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章炳麟 曰:“《释言》:‘称,好也。’……好材,犹言美材也。”
《漢語大詞典》:槱薪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兴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因以“槱薪”比喻国家选拔贤才。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考绩之风载泰,槱薪之歌克昌。”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藩府贺正》:“但喜槱薪能得士,待看驱策佐明廷。”
《漢語大詞典》:引贤(引賢)
选用贤才。《韩诗外传》卷七:“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漢語大詞典》:麒麟像
麒麟阁 上的画像。旧时作为给功臣、贤才的最高荣誉。 清 李渔 《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箇箇要续前勋,补画 麒麟 像。”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遗俊(遺俊)
指未发现或未任用的俊杰贤才。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前 杭州 盐官 县尉 吴宝度 等,云泽奇寳,水乡遗俊。”
《國語辭典》:徵聘  拼音:zhēng pìn
徵召聘请。《三国演义》第一○回:「操徵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大事。」《儒林外史》第一回:「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来做官。」
《漢語大詞典》:璠瑜
美玉。喻贤才美德。 明 徐渭 《寄陶工部》诗:“谅哉工部君,璠瑜映明堂。”
《漢語大詞典》:钓贤(釣賢)
求取贤才。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昔在草昧之际,来赴风云之期,国家方在钓贤,寻知好爵,以至位崇师保,权执枢衡。”参见“ 钓川 ”。
分類:求取贤才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显贤(顯賢)
使贤才显达。谓进用贤才。汉书·蒯通传:“客谓 通 曰:‘先生之於 曹相国 ,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齐国 莫若先生者。’”
《漢語大詞典》:鹄板(鵠板)
亦作“ 鵠版 ”。 鹄头书体的诏板。用以辟召贤才。 唐 黄滔 《祭崔补阙文》:“故右补闕 博陵 崔府君 之灵,惟灵大 唐 有进士科,无巖穴詔,故鵠版之降,不易其人。” 宋 梁周翰 《五凤楼赋》:“虎皮包刃,鵠板搜儒。” 清 厉鹗 《授衣赋》:“於是访道细旃,求贤良冶,鵠版勤搜,雕章缮写。”
《漢語大詞典》:骥坂(驥坂)
千里马拉盐车被 伯乐 发现的坡。比喻贤才被发现之所或屈才之所。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夫马一驂驥坂,则价十倍;士一登龙门,则声烜赫,足以高当时而名后世矣。” 清 冯桂芬 《赠资政大夫呈公暨邱太夫人合葬墓志铭》:“公之职,十年铜墨,驥坂中息。”参见“ 驥伏盐车 ”。
《漢語大詞典》:骥伏盐车(驥伏鹽車)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 伯乐 之知己也。”后以“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宋 黄庭坚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驥伏盐车不称情,轻车肥马凤凰城。”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争奈尘埋,未逢鑑识,譬之剑沉 丰 狱,驥伏盐车。”
《漢語大詞典》:骏步(駿步)
喻贤才的足迹。 唐 柳宗元 《惩咎赋》:“惟聪明为可攷兮,追骏步而遐游。”
分類:贤才足迹
《漢語大詞典》:一鹗书(一鶚書)
指推荐直士贤才的书信。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鶚书?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参见“ 一鶚 ”。
《國語辭典》:一鹗(一鶚)  拼音:yī è
一只大雕。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漢語大詞典》:汇茅(彙茅)
指进用贤才。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隋书·炀帝纪上》:“朕负扆夙兴,冕旒待旦,引领巖谷,置以周行,冀与羣才共康庶绩。而汇茅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参见“ 汇征 ”。
《漢語大詞典》:汇征(彙征)
(1).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孔颖达 疏:“汇,类也,以类相从……征,行也。”后因以“汇征”谓连类而进。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惟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啟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
(2).引申指进用贤者。周书·文帝纪上:“故将军降迁高之志,篤汇征之理,乃申启朝廷,荐君为 陇 右行臺。” 宋 王禹偁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诗:“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漢語大詞典》:论除(論除)
选拔贤才,任用官吏。论,通“ 抡 ”。《淮南子·兵略训》:“夫论除谨。” 高诱 注:“论除,论贤除吏谨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