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叱责
弃责
雅责
谢责
责诺
责赂
责义
诟责
起责
备责
称责
阴责
责钱
责书
责怒
《國語辭典》:叱责(叱責)  拼音:chì zé
大声责骂。如:「孩子做错事,应该耐心教导而非一味叱责。」
分類:斥责
《漢語大詞典》:弃责(棄責)
免除旧债。责,通“ 债 ”。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 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分類:免除
《漢語大詞典》:雅责(雅責)
(1).深深责备。《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遂生忿怒,雅责 须达 大臣:‘卿今应谋社稷,拟与外国相连。构扇君臣,离间父子,亡家丧国,应亦缘卿!’”
(2).谓隐含责备之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 唐 咸通 中,举子 侯泳 有声采,亦士流也,而闕於恭慎。 豆卢琢 罢相守僕射,乘间诣僧院,放僕乘他适,而於僧宇独坐,皤然一叟也。 泳 自外入门,殊不顾揖,傲岸据榻……归去后,自咎悚惕,贡一长牋首过。赖先曾有卷及门,揆路通入, 泳 乃自陈乖疎,公亦逊谢,恕其不相识也。留而命酒,凡劝十盂,乃小惩也。仍云:‘虽不奉讶,然凡事更宜在意。’ 侯生 仍惭灼无以自容。先是, 豆卢 家昆弟饮清酒而已, 侯生 盛饌而饮,此日每饮一杯,迴首摘席经咀之,几不济,所谓雅责也。”
《漢語大詞典》:谢责(謝責)
卸去责任。 聂绀弩 《阮玲玉的短见》:“另一个则觉得‘人言可畏’( 阮玲玉 绝命书)不能不以一死谢责的么?”
分類:责任
《漢語大詞典》:责诺(責諾)
谓求取他人的许诺。 清 俞蛟 《梦厂杂录·潮嘉风月·郭十娘》:“﹝ 郭十娘 ﹞早著艷名,一时名流争妍取媚,寻盟责诺无虚日。”
《漢語大詞典》:责赂(責賂)
索求财物。左传·桓公十三年:“ 宋 多责赂於 郑 , 郑 不堪命。”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至季年之 魏藻德 ,释褐四年,即擢登政府。卒之稽首贼营,拷掠责赂,以至灼肉折脛,身死名丧,又不足称矣!”
分類:索求财物
《漢語大詞典》:责义(責義)
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汉书·薛宣传:“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 颜师古 注:“言求备於人。”
分類:礼义要求
《漢語大詞典》:诟责(詬責)
斥责;责骂。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既夜分,取一椀合于面前,俄顷揭看,见一班白紫綬者纔长数寸,此人詬责之曰:‘与人有分,不卹其孤可乎?’” 明 归有光 《张母太安人寿序》:“ 秋官 有小过,詬责之如年少时。” 张孝若 《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謇 在 江苏 輒忝代表,瞠目撟舌为社会詬责,无可解免。”
分類:斥责责骂
《漢語大詞典》:起责(起責)
放债。责,“ 债 ”的古字。汉书·谷永传:“至为人起责,分利受谢。” 颜师古 注:“言富贾有钱,假托其名,代之为主,放与他人,以取利息而共分之,或受报谢,别取财物。”
分類:放债
《漢語大詞典》:备责(備責)
(1).谓求其全备。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君幼稚唯考不黜者何?君子不备责童子焉。” 明 李贽 《杂述·豫约》:“但有一能,即为贤者,岂容备责?”
(2).谓广为索求。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乃备责天下山川之图,躬自歷览,以求胜地可置宫苑者。”
分類:全备索求
《漢語大詞典》:称责(稱責)
举债。责,通“ 债 ”。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 郑玄 注:“称责,谓贷予。傅别,谓券书也。” 贾公彦 疏:“称责,谓举责生子,彼此俱为称意,故为称责,於官於民,俱是称也。”
尽责;称职。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 稹 燮赞无状,孤负明恩,天付郡符,官未称责,日夜忧畏,岂暇为文?”
《漢語大詞典》:阴责(陰責)
旧谓损阴德者于冥冥中受谴责。 唐 于邵 《为柳州郑郎中谢上表》:“纵漏严科,必貽阴责。”旧唐书·崔器赵国珍等传论:“自古酷吏滥刑,幸免者多矣,苟无强魂为祟,沮议者惑焉。 器 ( 崔器 )深文乐祸,居官令终,非 达奚 诉冤,无以显其阴责矣。”
分類:阴德谴责
《分类字锦》:责钱(责钱)
会稽典录郑弘守阳羡县民有弟用兄钱者为嫂所责未还嫂诣弘诉弘为叔还钱兄闻之惭愧自系于狱遂遣妇赍钱还弘弘不受
分类:嫂叔
《漢語大詞典》:责书(責書)
问罪的书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岁月虽淹,继室弥怒,诈发制书,紫泥封记,候王眠睡,窃齿为印,驰使而往,赐以责书。”
分類:问罪书信
《漢語大詞典》:责怒(責怒)
怒责;严责。 汉 刘向 列女传·张汤母:“ 汤 以文法事 汉孝武帝 ,为御史大夫,好胜陵人。母数责怒,性不能悛改。”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胡生妻》:“ 张 知之,呼其夫归,责怒捽挽,至欲以炉灰眯其目。”
分類:怒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