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攻难(攻難)
(1).犹作难,发动祸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2).质疑诘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裴成公 作《崇有论》,时人攻难之,莫能折。”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鸠摩罗什:“王即请入宫,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
(3).攻击责难。 梁启超 《论支那宗教改革》:“当时厌世主义一派颇盛,如 楚狂 、 长沮 ……之徒,皆攻难 孔子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伶俐人实在伶俐,所以,决不攻难古人,摇动古例的。”
《國語辭典》:驳难(駁難)  拼音:bó nàn
辩驳责难。如:「荒谬的言论,应予驳难。」《魏书。卷七七。列传。辛雄》:「自后每有疑议,雄与公卿驳难,事多见从,于是公能之名甚盛。」
分類:辩驳责难
《漢語大詞典》:告难(告難)
(1).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 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 。”南史·王准之传:“ 承圣 末, 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 ,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 , 龕 告难於 清 ( 王清 ),引兵援 龕 。” 清 徐芳 《柳夫人小传》:“ 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
(2).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 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漢語大詞典》:微难(微難)
精深难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以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 李 、 惠 、 宋 、 墨 皆画策也。” 梁启雄 解:“微难,谓微妙难能也。”
含蓄地加以责难。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世祖 微难 通 曰:‘即如是,当如宗卿师何?’”
《國語辭典》:受难(受難)  拼音:shòu nàn
遭受灾难。《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水浒传》第三七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棹船出来,江里赶些私盐,不想又遇著哥哥在此受难!」
《漢語大詞典》:众过(衆過)
民众的责难。韩非子·奸劫弑臣:“於是犯之者其诛重而必,告之者其赏厚而信,故姦莫不得而被刑者众,民疾怨而众过日闻。”
分類:民众责难
《漢語大詞典》:诽议(誹議)
责难,非议。管子·法法:“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同僚们知得,虽不敢当面笑你,背后诽议也经不起。” 丁玲 《韦护》第二章:“她当面诽议 浮生 他们的生活太单调。”
分類:责难非议
《漢語大詞典》:贻谤(貽謗)
招致责难。 明 方孝孺 《孝思堂记》:“苟才不克胜乎位,善无以及乎人,貽谤取侮,而恆惧乎危辱之臻,则亦未得为孝也。”
分類:招致责难
《漢語大詞典》:贻责(貽責)
招致责难。 唐 王昌龄 《风凉原上作》诗:“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説客。予忝兰臺人,幽寻免貽责。”
分類:招致责难
《國語辭典》:贬驳(貶駁)  拼音:biǎn bó
驳斥,纠正错误并给予不好的评价。《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解元贬驳他道:『我看你身上蓝缕,你既有这仙术,何不烧些来自己用度?却要作成别人!』」
分類:贬低责难
《漢語大詞典》:腾辞(騰辭)
谓责难蜂起。《淮南子·缪称训》:“ 子产 腾辞,狱繁而无邪。” 高诱 注:“腾,传也。 子产 作刑书,有人传词詰之。繁,多也。狱虽益多而下无邪也。”
分類:责难蜂起
《漢語大詞典》:谇诟(誶詬)
责难辱骂。 刘半农 《两盗》:“或者于睡梦中与所欢谇诟,是以苦水盈其目。”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社里七嘴八舌的,你能担保 谢庆元 这样的人不谇诟他么?”
分類:责难辱骂
《漢語大詞典》:诟忌(詬忌)
责难和忌恨。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拟设繙译书院议:“近復为世詬忌,摈斥家居,幸有暇日,得以重理旧业。”
分類:责难忌恨
《漢語大詞典》:沮诘(沮詰)
责难,阻挠。新唐书·宇文融传:“初,议者以生事,沮詰百端,而帝意向之,宰相 源乾曜 等佐其举。”
分類:责难阻挠
《漢語大詞典》:距难(距難)
(1).距,通“ 拒 ”。拒绝并加以责难。《诗·小雅·雨无正》“譖言则退”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徒侣自排而退,无距难之者,令使譖言得用也。”
(2).距,通“ 拒 ”。抗拒祸患。荀子·君道:“其辩説足以解烦,其知虑足以决疑,其齐断足以距难。”隋书·天文志上:“左星,南星也,所以备关梁而距难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年:“ 公子成 与 李兑 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 公子章 及 田不礼 ,灭其党。” 胡三省 注:“距,犹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