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怪恨  拼音:guài hèn
责怪、怨恨。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某一时不合当面拒他,他就有怪恨之意。」
分類:责怪怨恨
《漢語大詞典》:怪怨
责怪埋怨。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么?”
分類:责怪埋怨
《漢語大詞典》:招怪
惹人责怪。越剧《二度梅》第七场:“两个都是相思病,我这个医生是吃不落个,还是逃得快,勿招怪!”
《漢語大詞典》:瞋怪
恼火责怪;怒责。镜花缘第六回:“昔日 嫦娥 因仙姑当众仙之面,语带讥刺,每每同我谈起,还有瞋怪之意。” 王闿运 《辩通》:“女童家贫衣薄,不堪其寒,屡欲先出,主者大瞋怪,固留止之。”
《国语辞典》:不见怪(不见怪)  拼音:bù jiàn guài
不在意、不责怪。《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这贵造是宅上何人?先告过了,若不见怪,方敢直言。』」《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漢語大詞典》:责怨(責怨)
责怪怨恨。韩非子·解老:“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汉书·张骞传:“ 汉 使乏絶,责怨,至相攻击。” 郭沫若 《屈原研究》:“《变风》《变雅》中,常受诗人责怨。”
分類:责怪怨恨
《漢語大詞典》:怨怪
抱怨责怪。 金庸 《笑傲江湖》二二:“师父将我逐出门墙,一来是我的不是,二来只怕也有些误会,在下可万万不敢怨怪恩师。”《文艺报》1989.3.13:“有的评论家怨怪作家对文学评论感到烦恼,却不愿追究烦恼的原因。”
《國語辭典》:怨天尤人  拼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语本《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怀恨上天,责怪他人。唐。韩愈 答侯继书:「今幸不为时所用,无朝夕役役之劳……,既不得而怨天尤人者,此吾今之志也。」
《国语辞典》:墩打  拼音:dūn dǎ
责怪他人,给人难堪。《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素姐在家住了几日,薛教授话也不合他说句,冷脸墩打著他。」
《国语辞典》: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拼音:chéng hé tǐ tǒng
责怪人的举止没有规矩、礼貌。《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说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红楼梦》第六九回:「若要使张华领回,成何体统,便回了贾珍,暗暗遣人去说张华。」
《国语辞典》:不怨不尤  拼音:bù yuàn bù yóu
不怨恨、不责怪。如:「面对朋友的背叛,她依然不怨不尤。」《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清。曾国藩〈致沅弟书〉:「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國語辭典》:姑奶奶  拼音:gū nǎi nai
1.称谓:(1)娘家称已出嫁的长辈女子。也称为「姑太太」。(2)称祖父的姊妹。
2.北方方言。称天主教修女。
《國語辭典》:动辄得咎(動輒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一有举动就会犯过,受到责难。指人处境困难,极易遭到罪责。唐。韩愈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镜花缘》第七八回:「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漢語大詞典》:怪憾
责怪与不满。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也。”
分類:责怪不满
《漢語大詞典》:恨怪
恼怒责怪。《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徙迁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
分類:恼怒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