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齐盛(齊盛) 拼音:zī chéng
齐,通「粢」,指黍稷。齐盛指古代祭祀时,把黍稷放在祭器里,以供奉、祭祀鬼神。《礼记。祭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
《國語辭典》:加料 拼音:jiā liào
1.器物的质料胜过寻常者。如:「加料铝盆」。
2.装填原料。
3.比喻被动过手脚。如:「这件事一定被加料过了,否则不会这么复杂。」
《漢語大詞典》:八谷(八穀)
(1).八种谷物。指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动植·八谷》引
《本草》注。一说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见
《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 苗为 注。
(2).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五车星﹞其西八星曰八穀,主候岁。八穀一星亡,一穀不登。”
《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荐秋成於八穀,务春採於扶筐。” 苗为 注:“八穀八星,在紫微宫之外五车之北,一主稻,二主黍,三主大麦,四主小麦,五主大豆,六主小豆,七主粟,八主麻。”
《宋史·天文志二》:“八穀八星,在华盖西,五车北,一曰在诸王西。 武密 曰:‘主候岁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
《漢語大詞典》:舂谷(舂穀)
舂捣谷物。古代女奴所服的一种苦役。
《管子·小匡》:“士三出妻,逐於境外;女三嫁,入於舂穀。”参见“ 舂酋 ”。
《漢語大詞典》:舂酋
古代任舂米及酿酒等事务的女奴。
《墨子·天志下》:“丈夫以为僕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
《説文》:‘酋,绎酒也。从酉,水半见於上。
《礼》有大酋,掌酒官也。’据此,则酒官为之酋者,以其掌酒也。然则女奴之掌酒者亦得谓之酋矣。” 孙诒让 间诂引 宋翔凤 曰:“舂酋者,或为舂或为酒也。”
《國語辭典》:蛀虫(蛀蟲) 拼音:zhù chóng
蛀蚀书籍、衣服、树干、谷粒等的小虫。如天牛、衣蛾、衣鱼、米象等。
《漢語大詞典》:期稔
亦作“朞稔”。 一年。稔,古代谷物一年一熟,因称年为稔。
《陈书·废帝纪》:“且费引金帛,令充椒閫,内府中藏,军备国储,未盈朞稔,皆已空竭。”
《漢語大詞典》:时谷(時穀)
应时的谷物,新谷。
《宋书·礼志四》:“羞用酒脯时穀,礼以赤璋纁币。”
《國語辭典》:场子(場子) 拼音:chǎng zi
广阔的场所。如称卖艺的场所为玩艺儿场子。也称为「场儿」。
《国语辞典》:捣罗(捣罗) 拼音:dǎo luó
把谷物、药材等捣碎、筛好。也作「打罗」。
《漢語大詞典》:絜齐(絜齊)
整齐。
《易·说卦》:“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宣和 殿阁亭沼,絜齐清虚雅素若此。”
同“ 絜粢 ”。齐,同“ 粢 ”。祭祀用的清洁谷物。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絜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 李贤 注:“絜,清也,谓食也。
《左传》曰‘絜粢丰盛’也。”
《漢語大詞典》:尝谷(嘗穀)
古代祭祀后尝食新收获的谷物。
《北史·宇文恺传》:“昔者 神农 之御天下也,甘雨以时,五穀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穀,祀於明堂。”
《漢語大詞典》:年俭(年儉)
年成不好,谷物歉收。
《逸周书·籴匡》:“年俭穀不足,宾祭以中盛。” 朱右曾 校释:“俭,歉也。”:“比经年俭,郡内饥饉,羣庶嗷嗷,将就沟壑,而 邕 自出家粟,賑赐贫窘,民以获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