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孟表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515 【介绍】: 北魏济北蛇丘人,字武达。仕南齐明帝,为马头太守。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以郡归魏,除南兖州刺史、领马头太守,封谯县侯,镇涡阳。齐将裴叔业攻之,表固守六十余日。孝文帝嘉之,封汶阳县伯,迁济州刺史,进号平西将军。宣武帝时,官齐州刺史,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1 【介绍】: 隋高凉人。其先世代为南越首领。贤明多智谋,善用兵。在家常以信义结于乡。梁武帝大同中嫁高凉太守冯宝为妻。高州刺史叛,击之,大捷。及宝卒,岭南乱,夫人怀集各族,数州晏然。陈武帝时,佐子抚定岭表。陈亡,岭南无所属,数郡士众乃共奉夫人,号圣母,以保境安民。后迎隋将韦洸安抚岭外,文帝乃拜其孙冯盎为高州刺史,拜洗氏为谯国夫人,开府置属官。夫人亲历十余州宣慰帝意,所至皆降。文帝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
全隋文·卷二十八
夫人,高凉人。梁大同初,适高凉大守冯宝。陈永定中,册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开皇中,册为宋康郡夫人,进谯国夫人、开府,置长史以下官属。仁寿初,卒。谥曰诚敬夫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字嗣宗。儿时与李渊同学。隋炀帝大业末为夷陵通守。后以黔安、武陵、澧阳三郡归唐,授峡州刺史,封安陆郡公。其辖境与王世充、萧铣接壤,绍之士卒常被虏杀,绍执王、萧部下,皆给资遣之,杀掠遂渐为止。封谯国公,卒。
周孝范 朝代:隋至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3 【介绍】: 隋至唐初汝南安成人。隋炀帝大业三年入仕,为齐王典签,改交趾郡司仓书佐。唐高祖武德中,入秦王幕府。九年,预玄武门之变,以功授千牛将军。太宗贞观元年,出使突厥。五年,转左卫将军。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封谯郡公。
陈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庐江襄安人。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后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入隋,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起事,庐江豪杰推其为主举兵应。岘不欲,子棱劝伪从,使棱至李彻处告之,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后以谋泄,为其党所杀。
窦琮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窦轨弟。有武干。隋末犯法亡命太原,依李渊。李世民引为统军,数从征有功。高祖武德初为右屯卫大将军,诏留守陕。使人说降罗士信。东都平,检校晋州总管。从征刘黑闼,以功封谯国公。卒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706 【介绍】: 唐润州曲阿人,字士则。以荫调右翊卫,累迁御史中丞。武周长安中为司刑少卿,屡疏请昭雪冤案。神龙元年,参与张柬之等谋逼武则天退位,率禁兵入宫杀张易之、张昌宗,拥中宗复位。拜侍中,封谯郡公。未几为武三思所谗,罢政,加特进,封扶阳郡王。寻出为濠州刺史。三思复诬其谋反,谪徙岭外,杖杀途中。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累转司刑少卿。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改侍中。用武三思谮进封扶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又因三思诬搆贬泷州司马。长流瀼州。三思令周利贞矫制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立。追复官爵。谥曰忠烈。建中元年重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13 【介绍】: 唐中宗次子。初封唐昌王,徙封平恩王,进封谯王,历迁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以韦后谮贬濮州、均州,不视事,中宗大赦,仍不得归京师,尤为郁快。睿宗即位,转集州刺史,未行,谋图天下,称制改元。兵败,投河而死。卒年三十一。
全唐文·卷九十九
重福。中宗第二子。初封唐昌王。圣历三年徙封平恩。长安四年进封谯。神龙初。韦庶人谮与张易之兄弟陷太子重润。贬濮州员外刺史。徙合均二州。不领事。睿宗立。徙集州。未行。用张灵均谋。潜募勇敢士。诈乘驿趋东都。欲袭杀留守。劫左右屯营兵为乱。事败。投漕渠死。年三十一。诏以三品礼葬。
刘希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沛国相县人。玄宗开元中,历户部员外郎、祠部郎中。后官至工部侍郎、蒲州刺史,封谯郡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9 【介绍】: 唐润州金坛人,字幼公,一作次公。为萧颖士弟子,工诗,以文辞著。代宗大历中,曾应刘晏召,于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德宗建中中,曹王李皋领湖南观察使、江西节度使,叔伦入其幕府。皋征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民岁争灌溉,为作均水法,一郡便之。贞元四年,迁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威名流闻。次年,上表请为道士,旋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籍贯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代宗初,由刘晏荐为秘书省正字,入其盐铁转运使幕。由广文博士转监察御史里行。大历初,任湖南转运留后,至大历末调河南转运留后。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为东阳县令,四年入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兴元元年(784)守抚州刺史,翌年封谯县开国男。贞元二年(786)辞官还乡,四年复起家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故后人称为戴容州。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生平事迹见权德舆撰《墓志铭》、梁肃撰《神道碑》(见《重修戴氏宗谱》)、《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今人傅璇琮有《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蒋寅有《戴叔伦简谱》。叔伦著有诗论,曾编选唐诗(今均不传),在诗歌体裁上有多方面探索。《女耕田行》上承杜甫传统,下启新乐府诗人。五律《除夜宿石头驿》、《客夜与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达词畅,感人至深。绝句《过三闾庙》、《关山月》等融情入景,含蓄有味。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中之脉络。故胡应麟以为滥觞晚唐者“戴叔伦尤甚”(《诗薮》内编卷四)。《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10卷、《书状》1卷、诗1卷,已佚。明人辑有诗集2卷,其中多窜入他人诗。整理本有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全唐诗》仍编叔伦诗为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存目4首。
唐诗汇评
戴叔伦(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少师萧颖士。至德末,避兵乱居鄱阳。刘晏表授秘书正字,迁广文博士。大历中,晏掌财赋,以叔伦为监察御史,主湖南转运。建中初,出补东阳令。嗣曹王李皋镇湖南、江西,辟为从事,由大理司直迁殿中侍御史。后检校礼部郎中,兼侍御史。贞元初,官抚州刺史,后遇谤被代。贞元四年,起为容管经略使,次年,罢任北返,卒于道。有《述稿》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编诗二卷,其中除与唐方干等人诗重出外,尚大量羼入宋王安石、周瑞臣、元丁鹤年、明刘崧、张以宁、汪广洋、刘绩等人作品。
词学图录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金坛(今属江苏)人。有《戴叔伦集》,词存《调笑令·边草》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十
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释褐秘书省正字。累官祠部郎中。拜抚州刺史。封谯县男。迁容管经略使。贞元五年卒。年五十八。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其诗体格虽不越中(格),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
石林诗话
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唐才子传
工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
《唐诗品》
幼公未致羽仪之节,早收兰玉之誉,修辞合节,精研太始,亦可谓难士矣。夫太始之音,词以情胜,音以调谐。幼公情旨馀旷,而调颇促急,要之含气未融,心无流润,故虽工于斫炼,而寡于华要矣。
《批点唐音》
幼公以下,说情渐细。格律之累,正坐此境。
《唐诗别裁集》
高仲武谓叔伦骨气稍轻,晁公武谓唐史不称其能诗,正以少其绵弱。然尔时诗格日卑,幼公已云矫矫,愚不能人云亦云也。
《大历诗略》
大历五言皆纡而不迫,幼公后出,气调为小变,顾情来之作,有不自知其然者。
石洲诗话
容州七古,皮松肌软,此又在钱、刘诸公下矣。
石洲诗话
戴容州尝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以论诗,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浅薄,实不可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五律高言壮阔,情语婉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
《诗学渊源》
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乐府如《巫山高》等篇,颇似长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亳州谯人,字好学。敬宗宝历进士。累迁婺、绛等州刺史、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时,封谯郡侯,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治蜀无政,诏令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未几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9? 字好学,其先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敬宗宝历二年(826)登进士第,释褐为幕府吏,历左拾遗,婺、绛二州刺史。入为谏仪大夫,转给事中。宣宗时,出任陕虢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迁尚书左丞,户、兵二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大中十二年(858)为宰相。懿宗咸通元年(860),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三年,入为左仆射、同平章事,加门下侍郎,封谯郡侯。后出为河中节度使。十年,追责孜治蜀无政,改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卷二五〇。孜富文词,能诗善文。《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孜字好学。亳州谯人。宝历二年进士。累迁尚书右丞。守户部侍郎。转兵部。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懿宗朝以本官同平章事。封谯郡侯。罢为西川节度使。召拜左仆射。复辅政。进司空。出为河中节度使。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47 【介绍】: 名或作煦。五代时涿州归义人,字耀远,一作日辉。美风仪,以文学知名。后唐庄宗时为翰林学士。明宗时入相,清泰初兼判三司,察明蠹敝,民间以为德。后晋高祖时,官至司空、同平章事。两朝均以宰相监修国史。开运二年,领衔进呈《唐书》,即今《旧唐书》。后为东都留守。契丹犯京师,以目疾罢为太保。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三
煦字耀远。州归义人。初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后唐庄宗朝累迁库部郎中。明宗即位。历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长兴中拜中书侍郎兼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泰初加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罢知政事。守右仆射。晋天福初诏为东都留守。迁太子太保兼左仆射。封谯国公。改太子太傅。开运初授司空平章事。契丹至。以目疾罢。守太保。卒年六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6 【介绍】: 宋怀州河内人,字星民。初名训,避后周恭帝讳改今名。少倜傥负气,在后周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为河南尹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以纵情酒色,政务废弛,移镇安州。太平兴国初授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曹延禄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
曹延禄(?——一○○二),曹元忠子。太平兴国四年前后,其从兄归义军节度延恭卒,延禄继位,称留后。五年,遣使入贡于宋,授归义军节度使、瓜沙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咸平四年封谯郡王。五年,为从子宗瑞所害。见《宋史》卷四九○《沙州传》,又参姜亮夫《莫高窟年表》。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谯宝,仁宗嘉祐间蓬州(今四川仪陇南)人(《舆地纪胜》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