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谯隆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初为上林令,以忠谏拜为侍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 【介绍】: 西汉巴郡阆中人,字君黄。少好学,能说《》、《春秋》。成帝时拜议郎,平帝时迁中散大夫。元始四年为绣衣使者,分行天下,观风俗,行诛赏,事未终,王莽居摄,改姓换名,归家隐匿。光武平蜀,玄已卒。诏本郡祠以中牢。
全汉文·卷五十五
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成帝时拜议郎,迁太常丞,平帝时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选为绣衣使者,持节,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变易姓名,窜归隐遁。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建武十一年卒,明年天下平定,光武策诏本郡,祠以中牢。
《国语辞典》:谯周独笑(谯周独笑)  拼音:qiáo zhōu dú xiào
蜀汉学者谯周,家贫,读书自乐,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后位至光禄大夫,封阳城亭侯。典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后形容人好学不倦。如:「读书若有谯周独笑的精神,真可称得上专心一志。」
《漢語大詞典》:诘谯(詰譙)
诘问、责备。旧唐书·严挺之传:“ 元紘 詰譙 挺之 。”
分類:诘问责备
《漢語大詞典》:诃谯(訶譙)
呵斥诮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生最后至,女骤出,捉袂,欲从与俱归。母訶譙之,始惭而入。” 何守奇 注:“訶同呵,譙同誚,誚让也。”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教子孙甚严,皆以诚感之,不加訶譙。”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谯黜(譙黜)
斥责。新唐书·魏徵传:“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譙黜。”
分類:斥责
《漢語大詞典》:谯诟(譙詬)
责骂诟辱。吕氏春秋·诬徒:“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譙詬遇之,譙詬遇之,则亦譙詬报人。”
分類:责骂
《漢語大詞典》:谯国新书(譙國新書)
指 曹操 所作的兵书。 清 钱谦益 《癸未四月吉水公总宪诣阙诒书辇下知己及二三及门谢绝中朝寝阁启事慨然书怀因成长句》之四:“ 驪山 旧匣埋荒草, 譙国 新书废短檠。” 钱曾 笺注:“魏志·武帝纪注:‘魏书曰: 太祖 自作兵书十万餘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
分類:曹操兵书
《漢語大詞典》:谯怒(譙怒)
怒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子产 忠諫, 子国 譙怒。”
分類:怒责
《漢語大詞典》:谯镌(譙鐫)
责罚贬削。 清 钱谦益 《申比部诗序》:“执政张罗鉤党,毒螯善类,传示风旨,嶷肰不为动,遂受譙鐫以去。”
分類:责罚
《韵府拾遗 盐韵》:谯淹(谯淹)
周书尉迟迥传萧纪至巴郡闻迥来侵遣谯淹回师为萧撝外援迥分遣元珍乙弗亚等以轻骑破之遂降
《漢語大詞典》:谯偯(譙偯)
憔悴。譙,通“ 燋 ”。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是故纎微譙偯之音作而民忧思。”
分類:憔悴
《漢語大詞典》:谯止(譙止)
责令停止。 清 戴名世 《程孝子传》:“父见其僵卧苫次,日夜泣不休,屡欲譙止;念其新失母良苦,听其悲哀,不忍止也。”
分類:责令停止
《分类字锦》:生谯祥应(生谯祥应)
魏志文帝纪中平四年冬生于谯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注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證非人臣之气唐明皇册郢王为皇太子文遵在镐之惠慈禀生谯之祥应
分类:青宫
《韵府拾遗 萧韵》:经谯(经谯)
水经注老子庙前二碑魏文帝黄初二年经谯所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