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谬计(謬計)
错误谋算。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 高力士 ﹞对曰:‘ 至忠 不尝负陛下乎?陛下何念之深也!’上曰:‘ 至忠 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谓贤相乎?’” 宋 梅尧臣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诗:“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计。”
分類:错误谋算
《漢語大詞典》:谬乱(謬亂)
错乱,悖乱。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秦 连相坐之法,弃灰於道者黥,罔密而刑虐,加以武伐横出,残贼邻国,至於变乱五行,气色谬乱。”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序状》:“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由此谬乱否塞之脑筋,妄用推测,而遂谓吾人将来必悉禁诸业云云。”
分類:错乱悖乱
《漢語大詞典》:纰谬(紕謬)
见“ 紕繆 ”。
《國語辭典》:纰缪(紕繆)  拼音:pī miù
错误。《礼记。大传》:「王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南朝宋。裴骃 史记集解序:「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家,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才也。」
分類:错误荒谬
《漢語大詞典》:伪谬(僞謬)
亦作“偽繆”。 讹错;错误。 宋 孙奭 《孟子正义序》:“ 丁氏 则稍识指归,伪谬时有。” 宋 曾公亮 《进新唐书表》:“补缉闕亡,黜正伪繆,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
分類:讹错错误
《漢語大詞典》:疑谬(疑謬)
亦作“ 疑繆 ”。 可疑和谬误之处。 三国 吴 韦昭 《国语解叙》:“遭 秦 之乱,幽而復光, 贾生 、 史迁 颇综述焉。及 刘光禄 於 汉成 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三国志·吴志·顾谭传:“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下吏以此服之。”新唐书·崔义玄传:“ 义玄 有章句学,先儒疑繆或音故不通者,輒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文献通考·经籍二二:“杂史者,正史编年之外,别为一家,体制不纯,事多异闻,言或过实,然藉以质正疑谬,补缉闕遗,后之为史者,有以取资。”
《骈字类编》:前谬(前谬)
齐书礼志窃以皇齐改物礼乐维新中国之神莫贵于社若遂仍前谬惧亏盛典
《国语辞典》:谬领(谬领)  拼音:miù lǐng
姑且错爱领情。《红楼梦》第一六回:「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漢語大詞典》:谬职(謬職)
(1).谦词。谓无才德而任职。 唐 张说 《为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奏失利表》:“臣以駑怯,谬职戎麾,衔戴恩荣,统率将士。” 唐 柳宗元 《御史台贺嘉禾表》:“臣某谬职宪司,获覩休瑞,无任抃跃之至。”
(2).任职有错误。 唐 李峤 《为水潦灾异陈情表》:“谬职之谤,或讥於画武续貂;败官之尤,有议於諠 卢 吠鹊。”
《漢語大詞典》:晚谬(晚謬)
年老昏愦。新唐书·萧至忠传:“帝曰:‘ 至忠 诚国器,但其晚谬尔,其始不谓之贤哉?’” 宋 陆游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 綺 与 园 。”
《漢語大詞典》:违谬(違謬)
过失;谬误。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君有违谬,据理正諫,战战兢兢,不忘恭敬。”南史·顾琛传:“ 吴县 令 张闓 坐居母丧无礼,下廷尉, 钱唐 令 沈文秀 判劾违谬,应坐被弹。”清史稿·傅喇塔传:“臣奉 康亲王 檄催,心思皇惑,语言违谬。”
分類:过失谬误
《漢語大詞典》:脱谬(脱謬)
亦作“脱繆”。 脱漏、错误。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孝亷必试经无脱谬,而秀才必对策无失指,则亦不得闇蔽也。”晋书·秦献王柬传:“ 武帝 尝幸 宣武场 ,以三十六军兵簿令 柬 校之, 柬 一省便擿脱谬,帝异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繆。”
分類:脱漏错误
《漢語大詞典》:阙谬(闕謬)
缺漏和错误。宋书·律历志中:“伏愿以臣所上《元嘉法》下史官考其疏密。若谬有可採,庶或补正闕谬,以备万分。”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其书旧无目録,列传名氏多闕谬,因别为目录一篇,使览者得详焉。”
分類:缺漏错误
《韵府拾遗 宥韵》:尤谬(尤谬)
杨维桢禹穴赋序又以穴藏禹治水秘策者尤谬故辨其说以为赋
《漢語大詞典》:谬荐(謬薦)
妄事推荐。《魏书·袁翻传》:“所举之人随事免降,责其谬荐,罚其伪薄。”
分類:推荐
《漢語大詞典》:失谬(失謬)
差错;谬误。韩非子·八奸:“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应瑒 《奕势》:“时或失谬,收奔摄北,还自保固,完聚补塞。”
分類:差错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