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1
典故
7
词典
100
其它
4
共100,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发谪
遣谪
指谪
谪外
谪遣
谪放
谪置
讥谪
并谪
冥谪
亲谪
外谪
徒谪
逃谪
谪黜
《漢語大詞典》:
发谪(發謫)
举发;谴责。
《
太平广记
》
卷四四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田先生》
:“先生曰:‘刺史女因产为暴鬼所杀事,闻之,何不申理?’对曰:‘狱讼无主,未果发謫。’”
分類:
举发
谴责
前蜀
《漢語大詞典》:
遣谪(遣謫)
犹贬谪。
《好逑传》
第三回:“况父亲被朝廷遣謫,是个有罪之人。” 清
李调元
《再过杨升庵墓有感》
诗:“ 蜀 人固自例遣謫, 潮阳 儋耳 无此患。”
分類:
贬谪
《國語辭典》:
指谪(指謫)
拼音:
zhǐ zhé
指出错误并加以批评。如:「这是我的一点浅见,还请大家不吝指谪。」
《國語辭典》:
指摘
拼音:
zhǐ zhāi
指出错误的地方。《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卷,时人服其精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
分類:
指摘
摘录
出错
错误
批评
《漢語大詞典》:
谪外(謫外)
古代官吏贬谪流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
:“要贬 子瞻 ,须把他兄弟 子由 一同謫外,庶免后患。”
分類:
官吏
贬谪
流放
《漢語大詞典》:
谪遣(謫遣)
因罪而被遣送。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四十:“明朝謫遣向边州。” 清
洪升
《长生殿·献发》
:“如今謫遣出来,怎生是好?”
分類:
遣送
《漢語大詞典》:
谪放(謫放)
贬谪流放。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其二 加罗珂夫斯奇 曰,设吾当受謫放,劳役縲紲,得为 俄帝 作工,夫何靳耶?”
分類:
谪放
贬谪
流放
《漢語大詞典》:
谪置(謫置)
因罪而徙置。 唐
白居易
《读史》
诗之一:“ 汉文 疑 贾生 ,謫置 湘 之阴。”
《漢語大詞典》:
讥谪(譏謫)
见“ 讥摘 ”。
《漢語大詞典》:
讥摘(譏摘)
讥议指摘。 宋
曾巩
《寄王介卿》
:“雅爱 张 与余,挽之置茵蓆。羣儿困不酬,吽嚬聚讥摘。”一本作“ 讥謫 ”。
分類:
讥议
指摘
《韵府拾遗 陌韵》:
并谪(并谪)
卢纶诗: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漢語大詞典》:
冥谪(冥謫)
谓阴间的责罚。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至於兴事首议之人,冥謫尤重,盖以平民无故缘兵而死,怨气充积,必有任其咎者。”
分類:
阴间
责罚
《韵府拾遗 陌韵》:
亲谪(亲谪)
宋书王弘传:弘议律令曰。寻律令既不分别士庶,又士人同坐伍罹谪者,无处无之,多为特思所宥。故不尽亲谪耳。
《漢語大詞典》:
外谪(外謫)
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
:“时 闽 人 林希元 者,为 钦州 知州。 林 故名士,从 卿寺 外謫,负才不得志。”
分類:
京师
贬谪
外省
边远
远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徒谪(徒謫)
(1).犹徒流。处以徒刑或流刑。 晋
葛洪
《
抱朴子·用刑
》
:“及於犯罪,上不足以至死,则其下唯有徒謫鞭杖,或遇赦令,则身无损。”
(2).指被处徒、流刑的罪犯。
《
魏书·太组纪
》
:“置山东诸冶,发州郡徒謫造兵甲。”
分類:
徒流
流刑
徒刑
罪犯
《韵府拾遗 陌韵》:
逃谪(逃谪)
陈造诗:防虞莫救过。弥缝或逃谪。
《漢語大詞典》:
谪黜(謫黜)
降职贬退。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十:“盖当时謫黜者,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
分類:
降职
贬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