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谦冲(謙沖) 拼音:qiān chōng
谦虚和顺。《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殷汤、夏禹德冠百王,然犹顺守谦冲,未居崇极,况朕寡昧,安可以处之哉!」《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谦冲无我,广山海之度,恢天地之心,此而不言,臣则有负。」
分類:谦虚
《國語辭典》:谦光(謙光) 拼音:qiān guāng
尊者虽谦抑退让,但其德性更见光明磊落。语本《易经。系辞下》:「谦,尊而光。」后多用为谦退之意。《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时太傅东海王越辅政,祗既居端右,每宣君臣谦光之道,由此上下雍穆。」《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三公子著实谦光,当下同诸位作了揖。」
《漢語大詞典》:谦尊而光(謙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孔颖达 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踰越。” 阮元 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踰越’。”一说,尊,通“ 撙 ”。退让。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説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 谦光 ”、“ 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 柳宗元 《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
《國語辭典》:谦谦(謙謙) 拼音:qiān qiān
卑逊的样子。《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攸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深执谦谦,自称不德,无起寝庙,扫地而祭,除日祀之法,省送终之礼,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國語辭典》:谦谦君子(謙謙君子) 拼音:qiān qiān jūn zǐ
谦虚有礼、严以律己的人。《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镜花缘》第八七回:「闺臣阿妹是谦谦君子,如此回覆,却也省了许多唇舌。」
分類:谦虚谨慎
《漢語大詞典》:鸣谦(鳴謙)
(1).谓谦德表著于外。《易·谦》:“鸣谦,贞吉。” 王弼 注:“鸣者,声名闻之谓也。得位居中,谦而正焉。” 孔颖达 疏:“鸣谦者谓声名也,处正得中,行谦广远,故曰鸣谦。”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出震等於勛华,鸣谦同于旦奭。”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伏惟天元皇帝,惟圣作圣,惟亲尊亲,降意於与能,鸣谦於神器。”
(2).谓态度谦恭。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梁书·刘览传》:“既以鸣谦表性,又以难进自居,未尝造请公卿,缔交荣利。”
(2).谓态度谦恭。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梁书·刘览传》:“既以鸣谦表性,又以难进自居,未尝造请公卿,缔交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