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口齿(口齒)  拼音:kǒu chǐ
1.口和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2.歌唱、说话、读书时的咬字发音。如:「口齿不清」。《红楼梦》第五四回:「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3.言语、谈吐。指说话的本领。如:「口齿伶俐」。《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
4.牲口的年龄。
《漢語大詞典》:眼到
谓读书时眼应专注。 宋 朱熹 《训斋学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國語辭典》:书厨(書廚)  拼音:shū chú
1.藏书的匮子。
2.比喻学识渊博,博学强记的人。《宋史。卷三四七。列传。吴时》:「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3.讥讽读书多却不能灵活运用的人。《南齐书。卷三九。列传。陆澄》:「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漢語大詞典》:读记(讀記)
阅读书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説在 宋 人之解书,与 梁 人之读记也。” 北齐 萧悫 《屏风诗》:“读记知州所,观图见岳形。”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藏书闻 禹穴 ,读记忆 仇池 。”
《漢語大詞典》:萤囊(螢囊)
晋 车胤 家贫,夏夜读书,以囊盛萤火照明。事见晋书本传。后以“萤囊”为勤学苦读的典故。 清 沈曰霖 《晋人麈·诗话·花字韵诗》:“萤囊频替火,雪案惯堆花。”参见“ 萤窗雪案 ”。
《國語辭典》:萤窗雪案(螢窗雪案)  拼音:yíng chuāng xuě àn
比喻勤学苦读。参见「雪案萤窗」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
分類:勤学
《漢語大詞典》:文几
供读书作文的几案。亦为文人间的书信用语,犹足下。 宋 秦观 《鲜于子骏使君生日》诗:“丽句充文几,奇香牣玉奩。”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回音喜慰》:“薄命妾 崔鶯鶯 ,拜奉才郎 君瑞 文几,自别音容,不觉许久。”
《國語辭典》:前天  拼音:qián tiān
昨天的前一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前天有信来说:『公事难办得很,恐怕还有几天耽搁!』」
《漢語大詞典》:负素(負素)
背负书籍。指勤奋读书。素,写书的纸,指书籍。新唐书·儒学传序:“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漢語大詞典》:学仕(學仕)
谓由读书而开始做官。后汉书·袁安传:“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分類:读书做官
《漢語大詞典》:芸人
指读书仕进者。 宋 梅尧臣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诗:“未尝见芸人,勇抛冠冕去。”
分類:读书仕进
《漢語大詞典》:欹案
1.即懒架。读书时用来托书的架。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曹公 作欹案,卧视书, 周美成 又谓之倚书床。”一说为卧具的一种,如今之躺椅。参见“ 欹牀 ”。
2.斜靠床椅。 唐太宗 《帝京篇》:“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3.谓披览。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使 宣子 欹案之功,不牵於闺闥。”
分類:读书书时
《漢語大詞典》:欹床(欹牀)
古代的一种卧具。 明 胡侍 《真珠船·卧视书》:“三国志:‘ 曹操 作欹案,卧视书。’ 曹 智人想便甚,但欹案之制不传。 沈括 《忘怀録》有欹牀,云如今倚牀,但两向施档齐高,令曲尺上平,若臂倚左档,则右档可几;臂倚右档,则左档可几。臂左右互倚,令人不倦。仍可左右蟠足,或枕档角欹眠,无不便适。其度坐方二尺,足高一尺八寸,档高一尺五寸,木製藤綳,或竹为之。又云尺寸随人所便增损。余意欹案之制,或当不大殊。”
分類:卧具
《國語辭典》:耽读(耽讀)  拼音:dān dú
酷好读书。元。吴师道〈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诗:「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
分類:极好读书
《國語辭典》:课文(課文)  拼音:kè wén
教科书的正文。如:「老师要我们背诵国文课本第六课课文。」
《漢語大詞典》:朱点(硃點)
用朱笔圈点。亦指用朱笔作的圈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託亲信老成人经管,将明日需用菜蔬,先日晚开写簿上,送本官验明硃点,发买办照簿买进。”
分類:朱笔圈点
《國語辭典》:入监(入監)  拼音:rù jiān
经法院判决确定的受刑人送监执行或由他监移送执行而进入监狱者,称为「入监」。
分類:入监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