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72,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佛说
细说
游说
游说
说有
争说
说项
臆说
说破
说似
张说
艳说
进说
他说
开说
《漢語大詞典》:佛说(佛説)
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説。”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吾闻佛説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来怨是亲。”
《國語辭典》:细说(細說)  拼音:xì shuō
1.详细说明。《红楼梦》第三一回:「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老残游记》第六回:「老残便将一路所闻细说一遍。」也作「细言」。
2.小人之言。《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國語辭典》:游说(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三国演义》第一○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游说(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语说动他人,使他听从自己的主张。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也作「游说」。
《漢語大詞典》:游说(遊説)
1.谓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尉缭子·原官:“游説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八:“ 苏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书。”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古今史阙:“ 周 末自《麟经》絶笔后,至 苏 张 ,中间一百四十四年,史简遗闕,无以详其梗概。”
2.泛指以言语劝说。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漢語大詞典》:说有(説有)
三国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以为非,著《崇有论》以讥之。见《晋书·裴頠传》《王衍传》。后用为讨论万物本原之典。 宋 苏轼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二:“説有陋 裴頠 ,谈无笑 王衍 。”
《漢語大詞典》:争说(争説)
(1).指观点不同的解说。晋书·礼志上:“是以《丧服》一卷,卷不盈握,而争説纷然。”
(2).犹争吵。《水浒传》第十六回:“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説,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
《國語辭典》:说项(說項)  拼音:shuō xiàng
替人称扬或讲情。参见「逢人说项」条。《孽海花》第九回:「行辕中又送来几封京里书札。雯青一一检视,也有亲友寻常通贺的,也有大人先生为人说项的。」
《國語辭典》:臆说(臆說)  拼音:yì shuō
只凭主观私见而毫无根据的谈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说,迷大圣之妙旨。」唐。孙樵 与友人论文书:「其于闻者,如前所述,岂樵所能臆说乎?」
《國語辭典》:说破(說破)  拼音:shuō pò
说出实情,揭穿隐秘。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今日个将断案从头说破,方知道忠和孝原自相成。」《文明小史》第二○回:「刘学深见话被他说破,不觉面上一红。」也作「言破」。
《韵府拾遗 纸韵》:说似(说似)
沈端节词受尽也待今回厮见从头说似
《国语辞典》:张说(张说)  拼音:zhāng yuè
人名。(西元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唐洛阳人。官至中书令,封燕国公。朝廷重要之作,多出其手,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谪岳州后,诗益凄婉。卒谥文贞。著有《张燕公集》。
《漢語大詞典》:艳说(艶説,豔説)
(1).文辞绮丽的辩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綺丽以艳説,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於斯极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屈平 联藻於日月, 宋玉 交彩於风云。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
(2).艳羡地评说。 清 洪亮吉 《漫赋截句》之三:“才人艳説 李深之 ,束髮能题七字诗。” 郭沫若 《题三江程阳桥》诗:“艳説林溪风雨桥,桥长廿尺四寻高。”
《漢語大詞典》:进说(進説)
(1).谓向君主述说。韩非子·人主:“故君人者非能退人臣之议,而背左右之讼,独合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之危而进説乎?” 宋 苏轼 《汉高帝论》:“有进説於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説,则用力寡矣。”
(2).犹进言。 林纾 《大学堂师范毕业生纪别图记》:“即欲进説於诸君,亦莫审为辞。”
《国语辞典》:他说(他说)  拼音:tā shuō
1.你我以外的第三者所说。如:「他说只要我们尽力把事情做好,成果如何不必太介意。」
2.其他的说法。如:「这次人事调动传说纷纭,一说是经理即将高升,他说是经理要调至分公司。」
《漢語大詞典》:开说(開説)
(1).进言;陈述。吕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贤过於 尧 舜 ,彼且胡可以开説哉?”新唐书·刘文静传:“将发,恐 唐公 不从, 文静 谋因 裴寂 开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进议。”《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子敬 开説大计,正与吾见相同。”
(2).引申为阐发解说。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3).开脱辩解。 宋 苏轼《论行遣蔡确札子》:“今来非敢为 确 开説,但以此事所係国体至重,天下观望二圣所为,若行遣失当,所损不小。” 清 任泰 《质疑》:“述往事,可以 吕相 自言;陈今事,理合代君开説。”
(4).方言。开导;劝说。如:他心眼儿窄,你得经常开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