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风动幡动(风动幡动)  拼音:fēng dòng fān dòng
六祖慧能在法性寺时,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意谓外境的变化,是自心投射的结果。见《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后比喻限于外在现象不同意见的争辩。如:「这种各执己见的辩论,正像风动幡动的争辩一样,谁也没把握住问题真正的重点。」
《国语辞典》:教外别传(教外别传)  拼音:jiào wài bié chuán
佛教里的禅宗。禅宗的传承据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一次法会上,拈花微笑,坐中无人能解,只有摩诃迦叶能契悟佛意,因而得到佛陀的付法,启开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不经由经典教授,所以称为「教外别传」。宋。郑昂〈景德传灯录跋〉:「如此世愚人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便疑《楞伽经》宋已有之,非达磨携至,岂不悖哉?」
《国语辞典》: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  拼音: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佛教典籍。传说是东汉明帝迦叶摩腾、竺法兰合译。凡四十二章,故称为「四十二章经」。简要平实,为中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惟因不见于印度佛典,或以为此经为伪作。
《国语辞典》:以赛亚(以赛亚)  拼音:yǐ sài yǎ
Isaiah
人名。生卒年不详。古代以色列先知。据说是圣经旧约中以赛亚书的作者。
《漢語大詞典》:猴年马月
不知哪年哪月,也可以说是任何时候。例如:哼!猴年马月都听不见他开一句玩笑,今天情绪可不错!——陈登科等《破壁记》
《國語辭典》:虎头燕颔(虎頭燕頷)  拼音:hǔ tóu yàn hàn
形容相貌威猛,一副富贵之相。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九出:「七尺昂藏,虎头燕颔如画,莽男儿走遍天涯。」也作「燕颔虎颈」。
《國語辭典》:燕颔虎头(燕頷虎頭)  拼音:yàn hàn hǔ tóu
形容人容貌生得威仪、有富贵之相。唐。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公河目海口,燕颔虎头,性英雄而志尚元默。」《花月痕》第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也作「燕颔虎颈」。
《國語辭典》:缠达(纏達)  拼音:chán dá
宋代唱赚曲中曲调的配制法。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也称为「缠踏」。
《國語辭典》:缠令(纏令)  拼音:chán lìng
唱赚曲中有引子尾声的为「缠令」。金、元时被广泛运用。如董西厢中有醉落魄缠令、点降唇缠令等。
《漢語大詞典》:阿其那
满语音译。旧说是狗的意思。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雍正皇帝 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和‘塞思黑’。”参见“ 塞思黑 ”。
《漢語大詞典》:塞思黑
满语音译。旧说是猪的意思。但按《五体清文鉴》《清文总汇》,与“塞思黑”音近的满语词意为讨人厌或可厌之人。旧说不可信。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四年五月﹞乙巳,改 胤禟 名 塞思黑 ,拘於 保定 ……﹝八月﹞丁亥, 李紱 奏 塞思黑 卒於 保定 。”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雍正 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 阿其那 ’与‘ 塞思黑 ’,我不懂 满洲 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参阅 富丽 《“阿其那”、“塞思黑”新解》《文史》第十辑)。
《漢語大詞典》:亲代(親代)
产生后一代生物的生物,对后一代生物来说是亲代,所产生的后一代叫子代。
《國語辭典》:尸变(屍變)  拼音:shī biàn
死尸无故自动而起。
《漢語大詞典》:塞思黑
满语音译。旧说是猪的意思。但按《五体清文鉴》《清文总汇》,与“塞思黑”音近的满语词意为讨人厌或可厌之人。旧说不可信。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四年五月﹞乙巳,改 胤禟 名 塞思黑 ,拘於 保定 ……﹝八月﹞丁亥, 李紱 奏 塞思黑 卒於 保定 。”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雍正 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 阿其那 ’与‘ 塞思黑 ’,我不懂 满洲 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参阅 富丽 《“阿其那”、“塞思黑”新解》《文史》第十辑)。
《國語辭典》:山东梆子(山東梆子)  拼音:shān dōng bāng zi
流行于山东一带与河南、河北部分地区的剧种。据说是秦腔或晋剧传入山东后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馀年历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乐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后改用板胡、二胡。戏曲剧目有四百馀出。
《漢語大詞典》:雒棠
山名。古代传说是太阳所入之山。《淮南子·墬形训》:“ 雒棠 、 武人 ,在西北陬。” 刘文典 集解:“皆日所入之山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