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出世间语言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金刚语言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了了分别,无令错谬。持习之时不迟不速,是即名为金刚语言。」
【佛学常见辞汇】
不出声的默诵经文。
执一语言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一说部之异名。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解一切语言三昧者,得此三昧解众生语而为说法。」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体言则为三昧。就用言则为陀罗尼。
语言音声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欲)
六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色欲,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而生贪著也。二形貌欲,见端容美貌而生贪著者。三威仪姿态欲,见行步进止含笑娇态等而生爱染者。四语言音声欲,于巧言美语适意之音声清雅之歌咏等,而生爱著者。五细滑欲,于男女皮肤之细软滑泽等而耽染者。六人相欲,见男女可爱之人相而贪著者。见智度论二十一。而破此六欲须以九想。(参见:九想)。【又】六欲天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姿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想欲。此六法能起人之贪欲心,故称欲。见智度论二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
【佛学次第统编】
六欲者:
一、色欲 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 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形貌欲。
三、威仪恣态欲 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恣态欲。
四、言语音声欲 谓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音声清雅,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著,是名言语音声欲。
五、细滑欲 谓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不知其患,耽染没溺,是名细滑欲。
六、人相欲 谓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互相贪染,是名人相欲。
【三藏法数】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形貌欲。
〔三、威仪姿态欲〕,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四、言语音声欲〕,谓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音声清雅,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著,是名言语音声欲。
〔五、细滑欲〕,谓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不知其患,耽染没溺,是名细滑欲。
〔六、人相欲〕,谓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互相贪染,是名人相欲。
音声语言体
【三藏法数】
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