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情语(情語)  拼音:qíng yǔ
表达情意的语言或文字。元。燕公楠〈摸鱼儿。又浮生平头六十〉词:「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
《漢語大詞典》:异音(異音)
(1).不同的声音或声调。《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文献通考·经籍十三:“僧 道英 撰述 吴 蜀 异音及辨析指法。”
(2).指不同的读音。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残文错节,异音微义……欲使后人从何準的!”
(3).指不同的语言。 晋 支敏度 《合维摩诘经序》:“此三贤者,竝博综稽古,研机极玄,殊方异音,兼通开解,先后译传,别为三经。”
《國語辭典》:迷药(迷藥)  拼音:mí yào
使用后引起麻醉或昏睡的药物,如第三级毒品FM2。如:「这犯人的手法,就是将迷药下在被害人的饮料中。」
《漢語大詞典》:呆禅(呆禪)
比喻隐晦难解的语言或事理。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猜呆禪,打哑谜,能参透其中意。”
《國語辭典》:绕口令(繞口令)  拼音:rào kǒu lìng
1.一种语言游戏。将汉语中声母、韵母、声调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念起来有些拗口,而说快了容易发生错误。曲艺、戏曲界常用来作为训练咬字、矫正口音、练习各种声调的方法。也称为「吃口令」、「急口令」、「拗口令」。
2.曲折难懂的话。《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不懂你这绕口令儿啊!你只说,你作甚么来的?谁叫你来的?你怎么就知道有这个门儿?」
《國語辭典》:暮鼓晨钟(暮鼓晨鐘)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1.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俞德邻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之三:「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也作「朝钟暮鼓」、「晨钟暮鼓」。
2.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一九出:「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出世间语言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出世说部同。
金刚语言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了了分别,无令错谬。持习之时不迟不速,是即名为金刚语言。」
【佛学常见辞汇】
不出声的默诵经文。
执一语言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一说部之异名。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解一切语言三昧者,得此三昧解众生语而为说法。」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体言则为三昧。就用言则为陀罗尼。
语言音声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欲)
六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色欲,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而生贪著也。二形貌欲,见端容美貌而生贪著者。三威仪姿态欲,见行步进止含笑娇态等而生爱染者。四语言音声欲,于巧言美语适意之音声清雅之歌咏等,而生爱著者。五细滑欲,于男女皮肤之细软滑泽等而耽染者。六人相欲,见男女可爱之人相而贪著者。见智度论二十一。而破此六欲须以九想。(参见:九想)。【又】六欲天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姿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想欲。此六法能起人之贪欲心,故称欲。见智度论二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
【佛学次第统编】
六欲者:
一、色欲 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 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形貌欲。
三、威仪恣态欲 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恣态欲。
四、言语音声欲 谓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音声清雅,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著,是名言语音声欲。
五、细滑欲 谓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不知其患,耽染没溺,是名细滑欲。
六、人相欲 谓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互相贪染,是名人相欲。
【三藏法数】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著,是名形貌欲。
〔三、威仪姿态欲〕,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四、言语音声欲〕,谓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音声清雅,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著,是名言语音声欲。
〔五、细滑欲〕,谓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不知其患,耽染没溺,是名细滑欲。
〔六、人相欲〕,谓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互相贪染,是名人相欲。
音声语言体
【三藏法数】
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