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详说(詳説)
详细解说;详细说明。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之一:“而方今之事,非博论详説,令所改更施设本末先后小大详略之方,已熟於圣心,然后以次奉行,则治道终无由兴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京里的信,寄了出来,果然有 述农 给我的一封信,内中详説 侣笙 歷年得意光景。” 吴组缃 《山洪》三十:“跟着有 薛先生 等详说民众组织的道理和办法。”
《國語辭典》:备悉(備悉)  拼音:bèi xī
完全知道。多为书信上用语。《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
《漢語大詞典》:详味(詳味)
详细玩味;详细推究。 宋 王令 《寄满执中子权》诗:“及其久详味,欲吐復自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然详味 江陵 此举,则必实践其言者。” 清 朱之瑜 《与王民则书》之二:“去年书,其中意义,亲翁岂不详味?”
《漢語大詞典》:备论(備論)
(1).详细叙列。 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闕之,以俟后贤。”
(2).详细论述。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备论者也。”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宋 陈亮 《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吾愤 孔明 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分類:详细论述
《國語辭典》:不一一  拼音:bù yī yī
不一一详述,书信结尾用语。
《漢語大詞典》:缕陈(縷陳)
详细陈述。《弘明集·正诬论》:“原夫佛之所以夷跡于 中岳 ,而曜奇于西域者,盖有至趣,不可得而缕陈矣。” 宋 曾巩 《贺蹇周辅授馆职》:“其为欣庆,曷可缕陈。”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 世宗 召对,问其各部院大臣及司员胥吏之名姓,公缕陈名姓籍贯及其科目先后,无所错误。”《“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 南京 军民两长电,其文云:‘……用敢缕陈左右,希为转陈。’”
分類:详细陈述
《漢語大詞典》:备详(備詳)
(1).周备详尽。 唐 窦臮 《述书赋下》:“ 宋 虞龢 表闻於 明皇帝 , 齐 简穆 书答於 竟陵王 ,表称委尽,书乃备详。”
(2).详细说明;详细见于。 明 项元汴 蕉窗九录·帖录·一百十七种兰亭:“ 宋理宗 内府所藏,装褫作十册,希世之宝也。备详《南村輟耕録》。”
《國語辭典》:缕析(縷析)  拼音:lǚ xī
详细分析。如:「他向客户缕析市场行情及行销策略。」
《國語辭典》:申述  拼音:shēn shù
详细叙述。《宋书。卷八七。殷琰传》:「柳伦来奔,具相申述。」也作「申说」。
《漢語大詞典》:详度(詳度)
详细衡量;详细考虑。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审量日力,详度费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以要先决於心,详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图功。”明史·薛侃传:“凡人才之用舍,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详度,继以内阁之咨谋,其弗协於中者,付诸臺諫之公论。”
《国语辞典》:载明(载明)  拼音:zài míng
详细、清楚的记录。如:「简章上载明应考注意事项,考生们最好事先看清楚。」
《國語辭典》:详实(詳實)  拼音:xiáng shí
详细且确实。如:「他详实的记录实验结果,以便进一步的研究。」也作「翔实」。
《漢語大詞典》:委悉
(1).细说。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孔中丞书》:“翰迹易烦,终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顷见汝自更委悉,书不欲多及。”
(2).详细知晓。魏书·韩麒麟传:“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谓。”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顾视城中,无不委悉。”
(3).详尽。新唐书·吴凑传:“ 令狐彰 、 田神功 等继没,其下乘丧挟兵,輒偃蹇摇乱。 凑 持节至 汴 滑 ,委悉慰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乡党篇一:“则《乡党》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不消如此説得委悉矣。”
《漢語大詞典》:深晓(深曉)
(1).精通。详细了解。后汉书·杨终传:“博士 赵博 、校书郎 班固 、 贾逵 等,以 终 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
(2).详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然 伊尹 、 太公 皆不可深晓。盖 秦 汉 所谓道家,大率翕张取予之术,非近世长生虚静之谓。”
《漢語大詞典》:详思(詳思)
详细思考。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令往购募爵赏,科条如左,檄到,详思至言,如詔律令。” 三国 魏 嵇康 《明胆论》:“幸更详思,不为辞费而已矣。”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
分類:详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