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详尽(詳盡)  拼音:xiáng jìn
详细且完全。《北史。卷一○○。序传》:「若文之所安,则因而不改,不敢苟以下愚,自申管见。虽则疏野,远惭先哲,于披求所得,窃谓详尽。」
《國語辭典》:缕缕(縷縷)  拼音:lǚ lǚ
1.一丝丝。《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蚕妇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
2.接连不绝的样子。如:「缕缕炊烟」、「缕缕不尽」。
3.比喻纤细。宋。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遨游西湖〉诗三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4.详尽细密。《宋史。卷四二四。列传。赵逢龙》:「凡道德性命之蕴,礼乐刑政之事,缕缕为上开陈。」
《國語辭典》:详悉(詳悉)  拼音:xiáng xī
详细知悉。如:「他详悉内情,故能掌握状况。」
《國語辭典》:备悉(備悉)  拼音:bèi xī
完全知道。多为书信上用语。《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
《漢語大詞典》:委悉
(1).细说。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孔中丞书》:“翰迹易烦,终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顷见汝自更委悉,书不欲多及。”
(2).详细知晓。魏书·韩麒麟传:“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谓。”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顾视城中,无不委悉。”
(3).详尽。新唐书·吴凑传:“ 令狐彰 、 田神功 等继没,其下乘丧挟兵,輒偃蹇摇乱。 凑 持节至 汴 滑 ,委悉慰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乡党篇一:“则《乡党》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不消如此説得委悉矣。”
《漢語大詞典》:究悉
详尽;明白。百喻经·人说王纵暴喻:“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碑是 永嘉 二年立,观其所述,最为究悉。” 宋 刘克庄 《谒南岳》诗:“茫茫鬼神事,荒幻难究悉。”
分類:详尽明白
《漢語大詞典》:孰复(孰復)
周密;详尽。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復之。” 颜师古 注:“復,反復重言之也。”新唐书·陆贽传:“从狩 奉天 ,机务填总,远近调发,奏请报下,书詔日数百, 贄 初若不经思,逮成,皆周尽事情,衍绎孰復,人人可晓。”新唐书·韦述传:“ 述 入其室观书,不知寝食, 行冲 异之,试与语前世事,孰復详諦,如指掌然。”
分類:周密详尽
《漢語大詞典》:烦悉(煩悉)
犹详尽。文献通考·经籍十三:“其书远自 唐虞 三代,近逮 汉唐 本朝……网罗放失,贯综烦悉。”
分類:详尽
《漢語大詞典》:宣究
(1).完备;详尽。汉书·地理志下:“ 汉 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 成帝 时 刘向 略言其地分,丞相 张禹 使属 潁川 朱赣 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於篇。”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虽早遗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识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前寄书有未宣究,今且即答来语,一一陈之。”
(2).穷尽。谓深入推求。汉书·宣帝纪:“其博举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学,明於先王之术,宣究其意者,各二人。” 颜师古 注:“究,尽也。”
(3).泛指推求研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丁巳前辈 沈云蜚 先生馆选后,乞假归娶,逾年入都,以习国书故,僦屋隣余,欲彼此宣究。”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曼云先兄家传:“闭户读书,谢絶人事,於医卜堪舆之学,靡不宣究。”
《漢語大詞典》:详委(詳委)
犹详尽。 清 韩昌 《荷兰使舶歌》:“绘事江海迹,水道何太备。岛屿分微茫,山川入详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前辈墨迹:“又 震川 帖:‘□序文详委周尽,赠人当如是矣。’”
分類:详尽
《國語辭典》:备细(備細)  拼音:bèi xì
1.详情。《水浒传》第五回:「大头领大惊,正问备细,只见报道:『二哥哥来了。』」《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抚军听了备细,知道凤鸣岐是有名的壮士。」
2.详细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便遂把厕中拾金还人,与挈到河间认义父亲,应袭冠带前后事,备细说了一遍。」《红楼梦》第六五回:「兴儿笑嘻嘻的在炕沿下一头吃,一头将荣府之事备细告诉他母女。」
《漢語大詞典》:详殚(詳殫)
详尽。 闻一多 《〈冬夜〉评论》三:“最多我们只可定夺他底成份底有无,最多许可揣测他的度量的多少;其餘的便很难像前面论音节论的那样详殚了。”
分類:详尽
《漢語大詞典》:备缕(備縷)
犹详尽。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斯盖取士之较略,选择之大都耳。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备缕也。”
分類:详尽
《國語辭典》:委曲  拼音:wěi qū
1.委婉曲折。《史记。卷二七。天官书》:「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待学生寻个便,到那里替兄委曲通知,周全其事,决不有误。」
2.屈身折节,意不得伸。
3.事情的原委。《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窃惟圣体,兼爱好奇,是以因笺先白委曲。」
《國語辭典》:不备(不備)  拼音:bù bèi
1.没有防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晋军专守德胜,魏州必无措置,咱悉引军袭取魏州,出其不备,可以成功。」《三国演义》第九回:「不想是夜二更,牛辅乘萧不备,竟来劫寨。」
2.书信结尾用语。含有不详尽的意思。如:「仓卒作答,不备。」也作「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