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91—前49 【介绍】: 即刘询。西汉皇帝。初名病已,字次卿。祖戾太子刘据遭巫蛊事自杀,父母皆遇害,因养于民间,了解民情。昭帝死,霍光迎立昌邑王贺,旋以荒淫而废之,乃迎立病已为帝。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重视吏治,以“霸道”、“王道”杂治,综合名实。又置西域都护,加强边防,有利于发展西域生产。甘露二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接见于长安。在位二十五年。
全汉文·卷五
帝讳询,字次卿,本名病已,戾太子孙。元平元年,霍光废昌邑王,迎封阳武侯,寻即位。改元七: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在位二十五年,谥曰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简介
曹询(231年—244年),秦王,魏明帝曹睿的养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高阳人,字玄度。寓居会稽。好黄老,尚虚谈,善属文,作玄言诗与孙绰齐名。徵辟不就,与谢安、支遁游处。隐永兴西山,后舍宅为寺。晋简文帝称其五言诗妙绝时人。有《许询集》,已佚。
全晋文
询,高阳新城人,咸安中徵士,有集八卷。
释慧询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慧询。姓赵。赵郡人。少而蔬食苦行。经游长安受学什公。研精经论尤善十诵僧祇。乃更制条章义贯终古。宋永初中还止广陵大开律席。元嘉中至京止道场寺。寺僧慧观亦精于十诵。以询德为物范。乃令更振他寺。于是移止长乐寺。大明二年卒于所住。春秋八十有四矣。
僧灵询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人。渔阳人,俗姓傅。少年出家,博学群籍。善文章,工书画。魏末,为并州僧统。北齐初,卒于晋阳,年六十九。有《成实论注释》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渔阳傅氏。童丱出家。无所师授。即能以成实论涅槃经删注行世。后依光公十馀载。研究备至。而微旨密意。罔有凝滞。虽博通群籍。而擅业维摩。兼有疏记。至迁京漳邺。游历燕赵。化沾四众。然尤爱书画篇什文笔之华。美容貌。善风仪。辞辨雅净。听者无倦。初为国都统。末为并州僧统。齐初卒于晋阳。时年六十九矣。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灵询。姓傅氏。渔阳人也。少年入道。学成实论并涅槃经。穷其幽府。又于论中删要两卷注而释之。盛行于世。后弃小道崇仰光公。晓夕研寻十有馀载。纤旨秘教备知通塞。虽博知群籍。而擅出维摩。兼有疏记。至迁京漳邺。游历燕赵化沾四众。邪正分焉。而书画有工颇爱篇什。文笔之华时所推举。美客貌善风仪。词辩雅净听者无挠。初为国都。魏末为并州僧统。齐初卒于晋阳。时年六十九矣。
裴询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8—528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敬叔。裴修子。工音律博弈。起家奉朝请,历平昌太守。孝明帝时尚太原长公主,除散骑常侍,寻迁秘书监。出为平南将军、郢州刺史。梁武帝萧衍将李国兴攻郢州,询固守得全。征为七兵尚书。尔朱荣入洛,被杀于河阴。
僧询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姓明。太子中庶山宾之犹子也。始成童。常听山宾共客谈论。追领往复。了无遗谬。宾抚其首。以为当起吾宗。其父奉伯。笃信大教。年十二。因令于奉城寺出家。为僧辩律师弟子。辩性廉直。戒品冰严。精进自持。常讲十诵。询后居冶城寺。从光宅法云。咨禀经论。历耳涉目。略无忘失。每覆述。如瓶泻。散带伽蓝。不营杂务。时人嘉之。凡所见闻悉为记注。同学门友莫不传写。天监十六年卒。寿三十五。时有道遂道标。既同为海陵人。又于法云同受业。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僧询。姓明。太子中庶山宾之兄子也。年始入礼。尝听山宾共客谈论。追领往复了无漏失宾抚其首曰。今使吾门不坠者。其在尔乎。父奉伯笃信大法。知其聪俊可期神幽冥长济爱海。年十二敕令出家。为奉诚寺僧辩律师弟子。辩性廉直戒品冰严。好仁履信精进勇励。常讲十诵。询后住治城寺。持操高尚勤辛好学。从光宅寺法云咨禀经论。散处伽蓝不营杂事。当时名德皆称善焉。历耳不忘经目必忆。常能覆述有如瓶泻。时人嘉其清辨。白黑重其无倦。凡所听闻悉为注记。虽无大才而弥纶深极。同学门友莫不传写。以天监十六年卒。春秋三十有五。时复有道遂道标。同海陵人并从法云受业。经论洽闻博综有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553 【介绍】: 即梁武陵王。字世询,别字大智。南朝梁武帝第八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武陵王,历任宁远将军,扬州、益州刺史。太清中,侯景乱,纪不赴援。武帝死,称帝于蜀。武帝太清五年,以讨景为名,率军东下,将图荆陕。至西陵峡,与江陵各军相持。时元帝已即位,求西魏援助,西魏遣军攻蜀,纪未至江陵,后方已失,兵败,为元帝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范阳涿人,卢恭道子。袭祖爵大夏男。文辞华美,下笔立成。举秀才。文宣帝天保末,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好臧否人物,众共嫉之。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官。
全北齐文·卷二
询祖,叔武从子,袭祖爵大夏男,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有集十卷。
僧昙询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99 【介绍】: 隋僧。河东人。俗姓杨。年二十二,于白鹿山北霖落泉寺出家。受戒后,专修心学,习禅定。后住怀州柏尖山寺,独处静院,十年不出,颇有异迹。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出弘农华阴杨氏。后迁河东。年二十二。游白鹿山北之霖落泉寺。乐其静邃。遂依昙准禅师而薙染焉。既受具。习诵法华。时僧稠禅师。方领徒苍谷。路极脩阻。询念欲展礼。则抵冒荆棘。披跨沙砾。拔缘登陟。不由蹊径。直望其地。以为行表。往来质问。志存正观。虽困艰难。不愆进业。每云与其失道而幸通。宁若合道而穷耳。俄复徙居鹿土谷。泉枯重溢。鹿麋驯扰。学者相庆。或盗畦蔬而遭群蜂所螫者。一身肿痛垂死。询为治之。获瘳。尝独行值二虎斗。询以锡杖分而翳之曰。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散去。一日有致礼于前者曰。某赵人也。顷因病死。而阎王谓以罪当就狱。赖昙询禅师请命。故尔放还。且某于禅师。素昧平生。而过蒙恩泽如此。敢不拜谢。询尝一定七日。虎穴于房弗恤也。以故庭芜径秽。鸟兽与俱。而声光所被。河朔悦服。杖策裹粮。户屦满矣。开皇间。诏仪同三司元寿以玺书。致诚敬送香供。十九年卒于柏尖山寺。寿八十五。夏五十五。初示疾。感神光香气之异。有飞禽白颈赤身。绕院哀唳。渐近堂陛。至于几席。狎附人物无所畏。及瞑即悲叫苦甚。血沸眼中。旋转空虚。投地而逝。云昏雾惨。林涧摧塞。山中衰相不可殚记。弟子静林等。以唐武德五年十二月。阇维。遗质建塔立碑。沙门明则述铭。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昙询。杨氏。弘农华阴人。后迁宅于河东郡焉。弱年乐道久滞樊笼。年二十二。方舍俗事远访岩隐。游至白鹿山北霖落泉寺。逢昙准禅师而蒙剃发。又经一载进受具戒。谨摄自修宗禀心学。而专志决烈。同侣先之圆备戒律。又诵法华。初夏既登还师定业。承僧稠据于苍谷。遂往问津。稠亦定山郢匠前传所叙。询以声光所被。遥相揖敬。住既异林精融理极。思展言造每因致隔。但为路罕人踪岗饶野兽。栖幽既久性不狎尘。来往质疑未由樵径。直望苍谷以为行表。荆棘砂砾披跨不难。岩壑幽阻攀缘登陟。志存正观也。故不以邪道自通。又以旁垂利道。由曲前而通滞。吾今标指虽艰。必直进以程业。用斯徵意随境附心不亦善乎。每云。与其失道而幸通。宁合道不幸而穷耳。故履践重阻不难涂穷。后经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禅。属枯泉重出麚麋绕院。故得美水驯兽日济道邻。从学之徒相庆兹瑞。时因请法暂往云门。值径阴雾昏便成失道。赖山神示路方会本途。此乃化感幽冥神明翊卫。时有盗者来窃蔬菜。将欲出园乃为群蜂所螫。询闻来救。慈心将治得全馀命。尝有赵人远至殷勤致礼陈云。因病死苏故蒙恩泽。往见阎王诘问。罪当就狱。赖有昙询禅师。来为请命。王因放免。生来未委。访寻方究。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为翳。语云。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分路。虎低头受命。便饮气而散。屡逢熊虎交诤。事略同此。而或廓居榛梗。唯询一踪入鸟不乱兽见如偶。斯又阴德感物显用成仁。何以嘉焉。每入禅定七日为期。白虎入房仍为窟宅。独处静院不出十年。自有禅踪斯人罕拟。自尔化流河朔盛阐禅门。杖策裹粮鳞归雾结。隋文重其德音致诚虔敬。敕仪同三司元寿。亲送玺书。兼以香供。以开皇末年风疾忽增。卒于柏尖山寺。春秋八十五。五十夏矣。初遘疾弥留。忽有神光照烛香风拂扇。又感异鸟。白颈赤身绕院空飞声唳哀切。气至大渐。鸟住堂基自然狎附不畏人物。或在房门至于卧席。悲叫逾甚血沸眼中。既尔往化。鸟便飞出外空旋转奄然翔逝。又感猛虎绕院悲吼两宵云昏三日天地结惨。又加山崩石坠林摧涧塞。惊发人畜栖遑失据。其哀感灵祥未可殚记。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弟子静林道慧方等。乃阇毗馀质建塔立碑。沙门明则为文。见于别集。
神僧传·卷第五
释昙询。姓杨氏。弘农华阴人。后迁宅于河东郡焉。年二十二方舍俗事远访岩隐。游至白鹿山北林落泉寺逢昙淮禅师而蒙剃发。后经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禅。属枯泉重出鹿糜绕院。故得美水驯兽日济道邻。从学之徒相庆兹瑞。时因请法暂往云门。值径阴雾昏便成失道。赖山神示路方会本途。时有盗来窃蔬菜将欲出园。乃为群蜂所螫(音拭)询闻来救。慈心将治得全馀命。尝有赵人远至慇勤致礼陈云。因病死复苏。得见阎王诘问罪当就狱。赖有昙询禅师来为请命。王因放免特来礼谢。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为翳。语云。同居林薮计为大乖。幸各分路。虎低头受命。便饮气而散。屡逢态虎交诤事略同此。而或廓居榛梗。唯询一踪入鸟不乱兽见如偶。每入禅定七日为期。白虎入房仍为窟宅。独虎静院不出十年。自有禅踪斯人罕拟。初遘疾弥留。忽有神光照烛香风拂扇。又感异鸟白颈赤身。绕院空飞声唳哀切。气至大渐鸟住堂基。自后狎附不畏人物。或在房门至于卧席。悲叫逾甚血沸眼中。既尔往化。鸟便飞出外空旋转奄然翔逝。又感猛虎绕院悲吼两宵云昏三日天地结惨。又加山崩石坠林摧涧塞。惊发人畜栖遑失据。其哀感灵祥未可殚记。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弟子静休道愿慧方等乃阇毗馀质建塔立碑焉。
《漢語大詞典》:呈询(呈詢)
递呈文询问。 茅盾 《子夜》十六:“故由本会据情呈询工商部,请求明白答复。”
分類:呈文询问
《高级汉语词典》:屈指询算
迷信指用手指占算
《漢語大詞典》:叩询(叩詢)
询问;请教。 茅盾 《色盲》:“他正想再用别的话来叩询 赵女士 的心曲,可是 李蕙芳 跳跃着来了。” 谷志标 《洪家关聚义》:“﹝我们﹞又向 贺龙 同志叩询了国共分裂和 南昌 起义的一些问题。”
分類:询问请教
《漢語大詞典》:瞷询(瞷詢)
探问。 明 高明 《琵琶记》第三十出出目:“瞷询衷情。”
分類:探问
《韵府拾遗 真韵》:谬询(谬询)
冯子振十八公赋殆典论之火浣将改评于谬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