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咏唱(詠唱)
吟诵;歌唱。 王西彦 《鱼鬼》:“我们哼着咏唱枣子的山歌。”《诗刊》1977年第11期:“山,是我国古代诗歌经常咏唱的对象。”
吟咏唱和。指创作诗歌。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八:“他在诗后还写着说,窗外的盆菊开放得正当其时,约我改日也到 为善至乐斋 里去咏唱一番。”
《漢語大詞典》:逸歌
声情激越的诗歌。 唐 皇甫湜 《唐故著作左郎顾况集序》:“偏於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
分類:激越诗歌
《漢語大詞典》:音格
指诗歌的格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故妻 孙氏 蕙兰 ﹞因其弟受 唐 诗家法於庭,取而读之,得其音格,輒能为近体五七言,语皆閒雅可诵。”
分類:诗歌格律
《漢語大詞典》:比体(比體)
通篇运用“比”的表现手法写成的诗歌,叫“比体”。比体诗表面上说的是一件事,而暗里却指另一件事。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及 玉谿生 《锦瑟》一篇,皆比体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古人作诗,本来有个比体,我何妨借件别事,也作个比体诗呢。”
《漢語大詞典》:诗博士(詩博士)
教授诗歌之官。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文宗:“帝好五言,自制品格多同 萧 代,而古调清峻。尝欲置诗博士。”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二:“紫府高閒诗博士,青山遗逸女尚书。”
分類:教授诗歌
《漢語大詞典》:序歌
列于诗歌集或组诗前的诗篇。常用以叙述事情之缘起,交代写作意图和暗示主题等。 郭沫若 《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上海民歌选》里面有一首序歌,是 上海 纺织工人的歌谣。”
《国语辞典》:采风录(采风录)  拼音:cǎi fēng lù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间采集诗歌,编成国风。后遂称经收集并整理过的民歌集为「采风录」。
《漢語大詞典》:赝体(贋體)
伪体。指诗歌创作中不合正体的写法。《龚自珍全集·语录》:“此种稍滑,惧开贋体。”
《漢語大詞典》:圆稳(圓穩)
(1).指诗歌作品语言声调的流利工稳。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 茂秦 诗有两种,其声律圆稳,持择矜慎者, 弘 正 之遗响也。”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二:“﹝ 陆机 ﹞的诗只是圆稳华赡而已,并无如何的骏逸高朗之致,缠绵深情之感。”
(2).指人作风的圆通、持重。 鲁迅 《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
《漢語大詞典》:睿曲
称皇帝所作的诗歌。 唐 郑愔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
《國語辭典》:句脉(句脈)  拼音:jù mài
诗句的节奏单位与意义单位的关系。宋朝张耒以为,古今人作七言诗,其句脉多上四下三,如「先帝天马玉花骢」;至唐朝韩愈乃变句脉为上三下四,如「虽欲悔舌不可扪」。见宋。张耒〈明道杂志〉。
《漢語大詞典》:元嘉体(元嘉體)
古代诗歌流派之一。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 颜延之 、 鲍照 、 谢灵运 等作诗,注重辞藻,雕琢字句,讲究对仗,铺陈典故。后世论诗的人称之为“元嘉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元嘉体, 宋 年号。 颜 、 鲍 、 谢 诸公之诗。”
《漢語大詞典》:音步
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 张志岳 《从古典格律诗的发展到建立新诗格律的途径》:“﹝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念起来是三个音步,前两个是双音步,后一个是单音步。”
分類:诗歌节奏
《漢語大詞典》:译诗(譯詩)
经过翻译的诗歌。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但抄两首译诗算是在示众,是不对的。”
分類:翻译诗歌
《漢語大詞典》:咏月嘲花(詠月嘲花)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唐 白居易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