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双井
浯溪
马鸣
元白
何逊
高岑
庾郎
诗豪
杜诗
白也
老杜
吟鞭
无本
陶谢
诗盟
《漢語大詞典》:双井(雙井)
(1).古地名。在今 江西省 修水县 西。为 宋 诗人 黄庭坚 ( 山谷 )家乡。 宋 黄庭坚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万仞峯前 双井 坞,婆娑曾占早春来。”
(2).借指 黄庭坚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后百餘年, 史卫王 当国,乃有得之以献者, 卫王 甚珍之。后 黄伯庸 帅 蜀 ,以其为 双井 之族,乃以贐其行。”
(3).茶叶名。 宋 代 洪州 双井乡 所产。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腊茶出於 剑 建 ,草茶盛於两 浙 。两 浙 之品,日注为第一。自 景祐 已后, 洪州 双井白芽渐盛,近岁製作尤精。”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宋 苏轼 《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漢語大詞典》:浯溪
(1).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阳县 西南。 唐 诗人 元结 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 峿台 ,亭曰 吾亭 ,与 浯溪 并称“三吾”。 唐 元结 《浯溪铭》序:“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 ,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自命曰 浯溪 。”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生平只説 浯溪 ,斜阳唤我归船繫。” 清 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 浯溪 之士游於吾门者十餘人,皆怀文抱质,有 邹 鲁 儒学之风。”
(2).借指形胜之地。 清 陈维嵩 《念奴娇》词:“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国语辞典》:马鸣(马鸣)  拼音:mǎ míng
人名。为一、二世纪的中印度诗人、佛教哲学家。主要著作有《佛所行赞》、《大乘庄严论经》。
《國語辭典》:元白  拼音:yuán bái
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二人才学相匹敌,诗皆尚平易,且时相酬答,故时人称为「元白」。
《国语辞典》:何逊(何逊)  拼音:hé xùn
人名。(?~西元518)南朝梁诗人,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字仲言。官至庐陵王记室。能诗文,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号何刘。著有《何水部集》。
《漢語大詞典》:高岑
(1).高山。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 荆山 之高岑。” 李善 注:“山小而高曰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前去之间,忽见石壁高岑万丈,又见一石盘,阔四五里地。”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 唐 诗人 高适 、 岑参 的并称。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诗:“ 高 岑 殊缓步, 沉 鲍 得同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高 岑 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其他 高 岑 徒,但赏十数篇。”
《漢語大詞典》:庾郎
(1).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 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2).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3).指 南朝 齐 庾杲之 。 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 陆龟蒙 《中酒赋》:“ 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
《漢語大詞典》:诗豪(詩豪)
诗人中出类拔萃者。 唐 白居易 《刘白唱和集解》:“ 彭城 刘梦得 ,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作《三豪》诗以遗之,称 默 ( 杜默 )为‘歌豪’, 石曼卿 ‘诗豪’, 永叔 ‘文豪’。” 清 沈元沧 《题屈子诗外》诗之二:“一代才名兼意气, 海南 沛 上两诗豪。”
《漢語大詞典》:杜诗(杜詩)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 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漢語大詞典》:白也
白,指 唐 诗人 李白 ;也,助词,无义。语出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后因用作 李白 的代称。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书剑飘零伤 白也 ,英雄潦倒感黄金。”
《國語辭典》:老杜  拼音:lǎo dù
唐朝诗人杜甫。参见「杜甫」条。
《漢語大詞典》:吟鞭
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 石头 ,翠微高处倚晴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分類:诗人马鞭
《漢語大詞典》:无本(無本)
(1).没有树根。参见“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2).没有本源,没有本始。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宋 朱熹 《答董叔重书》:“ 伊川 所谓其道充大是也,非无本而渐生之谓。”
(3). 唐 诗人 贾岛 初为浮图,法号 无本 。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 无本 於为文,身大不及胆。” 宋 苏辙 《赠张惕山人》诗之一:“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 无本 诗。”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贾岛》:“ 岛 字 浪仙 , 范阳 人。初为浮图,名 无本 。”
《漢語大詞典》:陶谢(陶謝)
晋 末 南朝 宋 初诗人 陶潜 、 谢灵运 的并称。 陶 善写田园诗, 谢 长于山水诗,两人都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 陶 谢 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仇兆鳌 注:“ 钟嵘 《诗品》:‘ 陶潜 诗,其源出於 应璩 ,又协 左思 风力。 谢灵运 诗,其源出於 陈思 ,杂有 景阳 之体。’”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至於诗亦然, 苏 李 之天成, 曹 刘 之自得, 陶 谢 之超然,盖亦至矣。”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之四:“ 陶 谢 与 李 杜 ,大冶归陶鎔。”
《漢語大詞典》:诗盟(詩盟)
诗人的盟会。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秋来不见 渼陂 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宋 陆游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之一:“老来万事慵开眼,独喜诗盟不寂寥。”
分類:诗人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