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其它
2
分类词汇
必先
麻衣
发解
拟题
两闱
定名笔
获隽公车
《漢語大詞典》:
必先
(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轻佻
》
:“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
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
唐音癸籤·诂笺三
》
:“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分類:
必先
下第
时应
应试
试举
同人
举子
相互
登第
同辈
《國語辭典》:
麻衣
拼音:
má yī
1.麻布制作的衣服,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著的常服。也是平民平时衣著。《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唐。
杜甫
前苦寒行
二首之二:「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2.古时丧服。《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分類:
麻衣
麻布
布衣
时举
深衣
应试
举子
丧服
试举
时平
诸侯
平民
民所
织物
大夫
衣服
士家
家居
常服
汇解
《國語辭典》:
深衣
拼音:
shēn yī
一种古代服装。上下衣裳相连,长及脚踝,男女皆可穿。有些妇女的深衣衣襟接得很长,穿时可缠绕数次。《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元。
袁士元
北门团练贝子美
诗:「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分類:
深衣
上衣
下裳
相连
连缀
服装
《國語辭典》:
麻衣相法
拼音:
má yī xiàng fǎ
五代、宋时,麻衣道者所流传下来的相术,后世有麻衣法、麻衣术、麻衣相,皆依托为名。也称为「麻衣神相法」。
分類:
相术
后人
假托
麻衣道者
《國語辭典》:
发解(發解)
拼音:
fā jiè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分類:
发解
乡试
试考
考中
中举
举人
押送
试举
贡举
犯人
合格
第一名
解元
选人
所在
州郡
解送
参与
礼部
部会
会试
《國語辭典》:
拟题(擬題)
拼音:
nǐ tí
拟订题目。《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萧柏泉道:『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马二先生道:『想是在永乐大全上说下来的。』」《红楼梦》第七○回:「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因又大家拟题。黛玉便说:『大家便要桃花诗一百韵。』」
分類:
应试
试举
题目
举子
揣度
命题
《漢語大詞典》:
两闱(兩闈)
(1).借指两个宫廷机构。闱,皇宫寝侧的小门。
《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
:“两闈阻通轨,对禁限清风。” 李善 注:“两闈,谓东宫及中臺也。” 唐
苏味道
《赠封御史入台》
诗:“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闈。”
(2).春闱和秋闱的合称。科举时代考试举人、进士的场叫闱,进士考试在春天,举人考试在秋天,故称。 严复
《救亡决论》
:“每逢春秋两闈,闈内外所张文告,使不习者观之,未有不欲股弁者。”
分類:
宫廷
机构
科举
皇宫
宫寝
考试
试举
举人
进士
《漢語大詞典》:
定名笔(定名筆)
唐 时卖给应试举人答卷用的毛笔,称“定名笔”。取功名藉此而定之意。 宋
陶谷
《
清异录·文用
》
:“ 唐 世举子将入场,嗜利者争卖健毫圆锋笔,其价十倍,号‘定名笔’。” 清
江湜
《寓斋杂诗》
:“晴窗摹法帖,笔工来相挑。投我定名笔,曰兔之紫毫。”
分類:
应试
试举
举人
答卷
毛笔
《漢語大詞典》:
获隽公车(獲隽公車)
汉 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红楼梦
》
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分類:
公家
车马
应举
公车
应试
试举
举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