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诏相(詔相)
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詔相之。” 郑玄 注:“詔相,告以其辞及威仪。”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今则有修仪以赞其詔相者,有备物以赞其容卫者。”
《骈字类编》:芝诏(芝诏)
杨炯梁公神道碑折冲千里趋奉九重行承芝诏坐启茅封
《漢語大詞典》:鸾诏(鸞詔)
仙诏。 宋 秦观 《乾枢密夫人挽词》之二:“鸞詔初乾墨,鱼轩已暗尘。”
《漢語大詞典》:玺诏(璽詔)
诏书。上有御印,故称。旧唐书·姚璹传:“ 蜀中 官吏多贪暴, 璹 屡有发擿,姦无所容。 则天 嘉之,降璽詔劳之。”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诏制(詔制)
君主的命令。后汉书·岑彭传:“今赤眉入关, 更始 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詔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
分類:命令帝王
《漢語大詞典》:诏檄(詔檄)
诏书和檄文。 唐 韦建 《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我 太祖 之经纶王业,专掌詔檄,擅经国之词宗。”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忠节:“靖难兵起,日召谋议,詔檄皆出 孝孺 手。”
分類:诏书檄文
《漢語大詞典》:诏事(詔事)
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周礼·夏官·司士:“司士……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詔王治,以德詔爵,以功詔禄,以能詔事。”
《漢語大詞典》:诏版(詔版)
见“ 詔板 ”。
《國語辭典》:诏板(詔板)  拼音:zhào bǎn
古代天子的诏书。《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也称为「鹤板」。
分類:诏书诏令
《漢語大詞典》:诏议(詔議)
下诏命令论议。汉书·王莽传上:“九月, 莽 母 功显君 死,意不在哀,令太后詔议其服。”
《漢語大詞典》:诏工(詔工)
古代乐官之长。 汉 贾谊 新书·傅职:“干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会,号呼歌謡声音不中律,燕乐雅讼逆乐序:凡此其属,詔工之任也。”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 清 孙诒让 正义:“詔工,盖即大师,以其教瞽矇,故谓之詔工矣。”参见“ 大师 ”。
分類:乐官
《國語辭典》:大师(大師)  拼音:dà shī
1.对和尚的尊称。《晋书。卷九五。艺术传。鸠摩罗什传》:「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种少嗣。」
2.称学问、艺术的造诣很高,为人所宗法者。如:「国画大师」、「国学大师」。《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漢語大詞典》:诏纸(詔紙)
即诏书。 清 汪懋麟 《五人墓》诗:“义声动閭阎,詔纸弃如土,竝力杀緹骑,五人气已吐。”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五色诏(五色詔)
晋 陆翙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诏赦(詔赦)
赦罪的诏书。《三国志平话》卷上:“ 刘备 賚擎詔赦,辞了元帅,引本部下军,往 任城县 东门,打跳河中过去。”《元典章·礼部一·迎送》:“所差官取詔赦置於案,綵舆香舆皆退。”
分類:赦罪诏书
《骈字类编》:黄诏(黄诏)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 其一 扶杖听黄诏,称觞进白狼。
《漢語大詞典》:内诏(内詔)
不经过外朝,直接由宫中发出的皇帝的诏命。 唐 张籍 《寄白二十二舍人》诗:“早知内詔过先辈,蹭蹬 江 南百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