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多识广(見多識廣)  拼音:jiàn duō shì guǎng
见闻广泛,学识渊博。《镜花缘》第四四回:「多九公本是久惯江湖,见多识广,每逢谈到海外风景,竟是滔滔不绝。」《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只因常常出外游学,见多识广,知识也渐渐开通。」
《國語辭典》:见经识经(見經識經)  拼音:jiàn jīng shì jīng
比喻视情况行动。《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龙氏方才见经识经,渐渐的收了法术。」也作「见景识景」。
《國語辭典》:见精识精(見精識精)  拼音:jiàn jīng shì jīng
看得明白、知道得清楚。比喻机灵。《金瓶梅》第一一回:「原来西门庆有心要梳笼桂姐,故发此言,先索落他唱。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看破了八九分。」
《分类字锦》:精识音韵(精识音韵)
晋书律历志魏武时河南杜夔精识音韵为雅乐郎中令铸铜工柴玉铸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更相诉白于魏武魏武取玉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于是罪玉
分类:审音
《国语辞典》:教一识百(教一识百)  拼音:jiāo yī shì bǎi
形容聪慧敏捷,教导一种知识,就能触类旁通,了解很多其他相关事物。
《國語辭典》:略识之无(略識之無)  拼音:lüè shì zhī wú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六、七个月时,即可辨识之、无二字,百试不差。见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后用略识之无来指人识字不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斑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著他学,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漢語大詞典》:模式识别
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具有实现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分類:识别分类
《漢語大詞典》:陌面不相识(陌面不相識)
素昧平生者,不相识的人。 明 祝允明 《前闻记·蔑面事际》:“今 吴 人呼素昧平生者曰陌面不相识。”
分類:不相识
《分类字锦》:明鉴远识(明鉴远识)
晋书王浑妻钟氏传氏字琰适浑生济琰女亦有才淑为求贤夫时有兵家子甚俊济欲与之白琰琰曰要令我见之济令此兵与群小杂处琰自帏中察之既而谓济曰绯衣者非汝所拔乎济曰是琰曰此人才足拔萃然地寒寿促不足展其器用不可与婚遂止其人数年果亡琰明鉴远识皆此类也
分类:闺秀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
《漢語大詞典》: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李士寧 者, 蓬州 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亦作“ 目不知书 ”。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 后赵 石勒 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 勒 卧听之。”参见“ 目不识丁 ”。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
《韵府拾遗 职韵》:眄识(眄识)
梁书何胤传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贲
《国语辞典》: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拼音:lǐ xìng rèn shì
将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感觉资料,经过思考、分析所形成的概念和判断。
《分类字锦》:吏请字识(吏请字识)
唐书柳仲郢传仲郢拜京兆尹会废浮屠法尽坏铜像为钱仲郢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不答既淮南铸会昌字久之僧反取为钟钹云
分类:钱币
《分类字锦》:龙蛇识阵(龙蛇识阵)
苻载徐将军赞虚实知兵龙蛇识阵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