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19
典故
47
词典
601
佛典
315
其它
56
共601,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识时
款识
识度
粗识
识远
见识
精识
先识
达识
谨识
博识
识荆
敏识
赏识
旧相识
《漢語大詞典》:
识时(識時)
见“ 识时务 ”。
《國語辭典》:
识时务(識時務)
拼音:
shì shí wù
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红楼梦》第九九回:「胡说。我就不识时务吗!若是上和下睦,叫我与他们猫鼠同眠吗!」
分類:
识时务
认清
形势
了解
潮流
《國語辭典》:
款识(款識)
拼音:
kuǎn zhì
1.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纹。凹者为款,凸者为识。
2.书画上的落款和题字。
分類:
款识
书画
钟鼎
鼎彝
彝器
题名
文字
《漢語大詞典》:
识度(識度)
识见与器度。 晋
袁宏
《
后汉纪·明帝纪上
》
:“ 苍 体貌长大,进止有礼,好古多闻,儒雅有识度。” 宋
苏轼
《答乔舍人启》
:“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
分類:
识见
器度
《分类字锦》:
粗识(粗识)
苏轼
夜渡海诗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分类:
审音
《漢語大詞典》:
识远(識遠)
识见远大。语本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叙》
:“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 宋
惠洪
《赠蔡儒效》
诗:“怀高识远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堕。”
分類:
识见
远大
《國語辭典》:
见识(見識)
拼音:
jiàn shì
1.接触事物、增广见闻。《红楼梦》第二九回:「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文明小史》第一八回:「贾家三兄弟也要同去见识见识。」
2.经验、知识。《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3.计谋、手段。《西游记》第三五回:「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
分類:
见识
主意
认识
见解
接触
武艺
知识
计策
扩大
见闻
《漢語大詞典》:
精识(精識)
见解精确。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材理
》
:“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鋭,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起居舍人 王叔文 精识瓌材,寡徒少欲,质直无隐,沉深有谋。”
《
宋史·吕溱传
》
:“ 溱 精识过人,辨讼立断。”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
:“真力不至,则精识不生。”
分類:
见解
精确
《國語辭典》:
先识(先識)
拼音:
xiān shì
在事情发生前就预先料到的卓越见识。《晋书。卷六○。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其后,北戎讲和,西戎纳款,而封禅祠祀,蒐讲坠典,靡有虚日,魏公始叹文靖之先识过人远矣。」
分類:
先见
《國語辭典》:
达识(達識)
拼音:
dá shì
通晓事理,具有见识。如:「他是一位达识之士。」
分類:
才干
识见
《漢語大詞典》:
谨识(謹識)
(1).郑重记叙。 宋
汪藻
《〈苏魏公集〉原序》
:“今乃尽得其书读之,可谓幸矣。故谨识其端,而归其书於 苏氏 。”
(2).谓牢记于心。 明
范景文
《先母马宜人行述》
:“尔高王父以清白吏显於 郯 ,其谨识之。”
(3).郑重封识。 宋 郭彖
《
睽车志
》
卷一:“问怪所从来,令书其后以对,已乃筛灰其下,扃鐍谨识而出。”
分類:
郑重
牢记
记叙
《國語辭典》:
博识(博識)
拼音:
bó shì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分類:
通晓
学识
增广
识广
见识
广博
渊博
人
《國語辭典》:
识荆(識荊)
拼音:
shì jīng
语本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以识荆指初次见面或见到平素所仰慕的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久闻大德,未遂识荆,辱顾寒居,光辉蓬荜。」《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夜来多蒙小乙官人应付周全,识荆之初,甚是感激不浅。」也作「识韩」。
分類:
荆州
当时
长史
《漢語大詞典》:
敏识(敏識)
聪明博识。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
:“臣本非长才,又乏敏识,学不能通达经训,文不足缘饰吏事。”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吏部·五贤附察
》
:“丁丑冬, 江陵 夺情…… 弇州 首辅传中姗笑之,谓 江陵 敏识人,而瞀乱若此,知其不久矣。”
分類:
聪明
《國語辭典》:
赏识(賞識)
拼音:
shǎng shì
认识别人的才能而加以欣赏重视。《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宫保赏识非凡。」
分類:
赏识
认识
才能
作品
价值
予以
重视
赞扬
《國語辭典》:
旧相识(舊相識)
拼音:
jiù xiāng shì
相识已久的朋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数年之间,才到苏州走一遭,会旧相识故旧去了。」
分類:
熟人
相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