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乐工,善笛。德宗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牧,夜泊灵壁驿,忽闻云封笛声。应物洞晓音律,谓其声酷似李谟所吹者,召云封问之,乃谟之外孙。
许仲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叔载。许鸣谦子。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德宗贞元中,入为著作佐郎,分司东都。迁水部员外郎。十九年,出为郢州刺史。宪宗元和中,官至国子司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4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许鸣谦子。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十年复登制科。始署西川韦皋判官。刘辟反,弃妻、子归,拜监察御史。宪宗元和中,历金部员外郎、长安令、金部兵部二曹郎中,徙京兆少尹。出守洋州。又为宣歙观察使。元和末,官京兆尹。穆宗长庆初历大理卿、秘书监,复出守华州。二年,为工部侍郎。卒太子宾客任。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
季同。赠太子少保孟容弟。始拜监察御史。再迁兵部郎中。徙京兆少尹。终宣歙观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贞元中举进士、宏辞。以家贫母老求为知院官。母丧,不就侯府之辟,由是出名。迁侍御史。以中书舍人为侍讲学士,为文宗所宠礼。后以疾辞,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懿。工诗文书法,有《九鼎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7—838 排行五,德宗贞元十八年(802)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辞科。以家贫母老,不择禄养亲,求为知院官。穆宗即位,迁侍御史,转职方员外郎。文宗大和八年(834)为翰林承旨学士。次年文宗读《春秋》至“阍弑吴子余祭”,问:“阍何人?”许康佐惧宦官势强,不敢对。不久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尚书,卒,谥懿。事迹见新、旧《唐书·儒学传》及《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九年《考异》。与元稹友善,稹有《酬许五康佐》诗。《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三
康佐第进士。又登宏词科。累官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许康佐弟。德宗贞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十年,复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协律郎为韦皋西川节度判官。宪宗元和八年,官吉州司户参军。十一年,以左赞善大夫充南诏吊祭册立副使。官终谏议大夫。能诗,善作传奇,有《柳氏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德宗贞元年间登进士第,中博学宏辞科,为太子校书郎。贞元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协律判官受辟于西川节度使。宪宗元和八年(813)任吉州司户参军(《宝刻丛编》卷一五《东林寺律大德粲公碑》)。十一年以左赞善大夫充册立吊南诏副使。仕终谏议大夫。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会要》卷七六。《全唐诗》存诗1首。撰传奇小说《柳氏传》,记诗人韩翊(应作翃)与柳氏悲欢离合故事(又见孟棨《本事诗·情感》)。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三
尧佐。礼部尚书康佐弟。第进士。官太子校书郎。终谏议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鹊。唐高阳人。累举进士不第。后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于石崖峭壁及人不及处,自题“许碏自峨嵋山寻偃月子到此”,笔纵神异,人皆笑为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许鹊。高阳(今属河北)人。初为进士,累举不第,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周游四方,五岳名山,无不遍历。又常游庐江,好持花醉舞而歌。宪宗元和末年,题诗于南岳招仙观壁。一说为唐末人。后传为仙去。事迹见《续仙传》卷上、《南岳总胜集》卷中、《诗话总龟》卷四六引《郡阁雅谈》、《唐诗纪事》卷七五。《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文宗大和元年(827)登进士第,曾为桂管观察使幕府从事。与张祜友善,赴桂州时,祜有诗赠之。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五、《咸淳临安志》卷六〇。《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丹阳人,祖籍安陆,字用晦,一作仲晦。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太和六年进士。历当涂、太平县令,以病免。久之,起为润州司马。宣宗大中中拜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后抱病退居润州丁卯桥村舍。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林泉。工律诗,多登高怀古之作,为晚唐名家。有《丁卯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8?—858,—说791—858 字用晦,一字仲晦,排行七,郡望安陆(今属湖北),籍贯洛阳(今属河南)。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文宗大和六年(832)登进士第。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历任当涂、太平县令,虞部员外郎,监察御史,润州司马,郢、睦二州刺史等职。事迹散见《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七等。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后人于此毁誉悬殊。明胡应麟云:“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筠,精深若义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铮铮者。”(《诗薮》外编卷四)其“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为历代传诵之名联。清何焯评《灞东题司马郊园》诗为“不减王右丞”(《唐贤三体诗句法》卷六)。而宋陈师道则云:“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盖诗坛时代风尚兴替使然。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许集通行者有续古逸丛书本《许用晦文集》、四部丛刊本《丁卯集》。注本有清许培荣《丁卯集笺注》,今人罗时进《丁卯集笺證》。《全唐诗》编为11卷,多混入他人作品。《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许浑(?-约858),字用晦,一云字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武后时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大和六年(832),登进士第。开成中,任当涂尉,摄当涂、太平二县令。后佐岭南幕,大中初,入朝为监察御史。三年,谢病东归润州丁卯桥别墅。起为润州司马,以虞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官终睦、郢二州刺史。浑工诗,尤长律体,属对精切,声律谐婉,以整密称。大中四年居丁卯桥时,曾自编诗为《丁卯集》。今有《丁卯集》二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十一卷,尚有部分诗作混入杜牧诗中,本集反失收。
全唐诗补逸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圭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
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升堂四人:卢频、陈羽、许浑、张萧远。
韦庄《题许浑诗卷》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唐音癸签
引孙光宪语:世言许浑诗不如不做,言其无才藻。鄙其无教化也。
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
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自是而后,唐之诗益衰矣,悲夫!
对床夜语
七言律诗极不易,唐人以诗名家者,集中十仅一二,且未见其可传。盖语长气短者易流于卑,而事实意虚者又几乎塞,用物时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尚学者许浑而已。
对床夜语
许浑绝句亦佳,但句法与律诗相似,是其所短耳。
后村诗话
其诗如天孙之织,巧匠之斫,尤善用古事以发新意。
后村诗话
杜牧、许浑同时,然各为体。牧于唐律中常寓少拗峭,浑则不然……律切丽密或过牧,而抑扬顿挫不及也。
瀛奎律髓
诗出于元、白之后,体格太卑,对偶太切。
瀛奎律髓
浑句联多重用,其诗似才得一句便拿捉一句为联者,所以无自然真味。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许用晦工为七言。
唐才子传
浑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故其格调豪丽,犹强弩初张,牙浅弦急,俱无留意耳。至今慕者极多,家家自谓得骊龙之照夜也。
麓堂诗话
人但知律诗起结之难,而不知转语之难,第五、第七句尤宜著力。如许浑诗,前联是景,后联又说,殊乏意致耳!
《唐诗品》
元和以后,专事声偶,文藻疏薄而神气委靡,无足取者。许浑之在当时,独以精密俊丽见称。今观其集,旨趣物理,研穷意象,天然秀出,不可变动。如“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如“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世传诵,不但披沙见宝而已。后来时作,往往祖尚郢州,虽未登于圭璋之列,而烟云风鸟之思,形容揉弄殆已尽其华态,亦何可少耶!
升庵诗话
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至今不废。高柄编《唐诗品汇》,取至百馀首,甚矣,柄之无月也!柄不足言,而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不知浑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极多。忡弘之赏鉴,亦羊质而虎皮乎?陈后山云:“近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斯卓识矣。孙光宪“许浑诗,李远赋,不如不做。”当时已有公论,惜乎伯谦辈之僧子此也!
少室山房笔丛
丁卯诗,浅陋诚有之,时俊语亦自不减,在晚唐较铮铮。
《诗源辨体》
晚唐诸子体格虽卑,然亦是一种精神所注。浑五七言律工巧衬贴,便是其精神所注也。
《诗源辨体》
许浑五七言律体格渐卑者,特以情浅而词胜,工巧衬贴,而多见斧凿痕耳。
王夫之《古诗评选》
取景从人取之,自然生动。许浑唯不如此,是以费尽巧心,终得恶诗之誉。
《近体秋阳》
许浑以才情赡迈,雄视晚朝,每拈一题,如泉浦云蒸,视张、郑辈儿区区不屑,而不知一种不受烟火之气,飘萧遥越,虽行浑身,要不能得矣。
围炉诗话
许浑诗有力量,而当时以为“不如不作”,无比兴,说死句也。
载酒园诗话
许诗情好景好,持意少事少。愚意西昆过于征实,丁卯迹于空虚,俱是一病。若节取之,则秦绨赵毅,均可适体。必弘人帛之风,咸归并黜,好尚虽端,亦有目胶离朱、指捩工倕之叹。
《贞一斋诗说》
许丁卯格甚凝炼,气未深厚。
一瓢诗话
许丁卯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但苦声调低哑有之,在当时韦端己、杜牧之皆有诗推许可证。杨诚斋诋其浅陋,竞似道听途说,不曾亲读此公诗者。
《唐诗笺要》
丁卯集多选声设色工作,如“风吹药蔓迷樵役,水暗芦花大约船”,“一樽酒尽青山暮,干里书回碧树秋”,皆律度可仿,胜枯木湿鼓之音远矣。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丁卯诗格律匀称,工夫极细,而天分稍庸,较之玉溪、牧之,仙凡判矣。
陈文述《书许丁卯诗后》
余于三唐诸家,李、杜外,古诗嗜岑嘉州,近体嗜许丁卯,以神清骨秀也。丁卯佳句,色韵尤胜……五雀六燕,铢两悉称,金篇何尝不浑成!学者于此种究心,必无浮滑粗豪之病。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用晦五律胜七律,然终是意境浅狭,如老于世故人,言动衣冠毫无圭角,而有一种说不出可厌处……用晦之病在格意凡近,不尽在句法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用晦诗丰润有馀,清瘦不足,故格少降。然韵远情长,工于近物,撰力不在朱庆馀下,或起结少逊耳。其宗水部,虽无明文,而渊源可寻。……特著为升堂第二,以为学古先路。
石洲诗话
许丁卯五律,在杜牧之下、温岐之上,固知此事不尽关涂泽也。七律亦较温清迥矣。
养一斋诗话
大抵浑之绝句、五律,绰有家法;若必推重其七律,则久将以熟套为诗,而无独得之妙。
《唐七律隽》
浑七律工稳流丽,但出之流便,故数见不鲜,若汰去熟调,存其精英,不在李义山、温飞卿、杜牧之诸人下,亦晚唐一大作手,未必如升庵所云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柳恽。新隽有馀,浑坚不足,颉颃中、盛,弥近晚街。五律清腴,特饶风韵。“残云太华”、“疏雨中条”、“山开殿响”、“水卷帘寒”,俱一时之隽。
《诗学渊源》
(浑)思致清切典雅,有大历风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繁昌人,字述圣。宪宗元和进士。武宗朝历官史馆修撰、礼部侍郎知贡举。出为陕、虢二州刺史。宣宗大中时进工部尚书。与郑亚撰《敬宗实录》。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5 字述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左散骑常侍陈彝之子。早年从韩愈游,韩愈曾作书授为文之法。宪宗元和九年(814)登进士第。累官户部员外郎。武宗会昌元年(841)任司门郎中、史馆修撰。三年任刑部郎中,旋迁谏议大夫,权知四年、五年礼部贡举,改礼部侍郎。六年出为陕虢观察使。官至秘书监,封许昌县男。事迹散见《韩昌黎集》卷一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二。有文集十七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不存。《吟窗杂录》卷三五存其诗1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五
商。元和九年进士。武宗朝历官户部员外郎司封刑部郎中史馆修撰。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出历陜虢二州刺史。大中时进工部尚书。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中唐时进士。据传,文宗开成初,尝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省人事。自言病中尝梦至瑶台,见仙女许飞琼,令其赋诗。梦醒,遂作《纪梦》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七〇。《全唐诗》存《纪梦》诗1首,然孟棨《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五六皆谓许浑所作。
许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9 【介绍】: 唐徐州人。懿宗咸通中,为桂州戍军都虞候。九年,与军校赵可立等杀都将王仲甫,拥庞勋为首领,引军北归。取徐州,佐庞勋守城。次年,庞勋引兵出击,佶留守,城破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7?—? 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屡佐使幕,后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摄嘉州刺史、京兆尹、感化军节度使徐州刺史、工部尚书、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军乱被逐,不知所终。能自负诗才,夸矜己作,甚或傲视李、杜、白氏,实则诚如前人所云,“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西清诗话》)。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衿”(《唐音癸签》卷八)亦时有之。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薛许昌集》以《唐人五十家小集》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较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序1首。
唐诗汇评
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大中八年,授盩厔尉,累辟使府。十三年,为义成军节度使李福观察判官。入朝,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咸通五年,东川节度使李福奏为副使,后摄嘉州刺史。入为主客、度支、刑部郎中,自给事中迁京兆尹。出为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征为工部尚书。复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部将所逐,流落汉南,卒。世称薛许昌。能好为诗,勤于写作,自视甚高。有《薛能诗集》十卷。《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蔡伯纳诗评》
薛许昌诗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至合人意处,正若当豢悦口,咀嚼自佳。
容斋随笔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
唐才子传
(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为课。性喜凌人,格律卑卑,亦无甚高论。尝以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时刘得仁擅雅称,持诗卷造能,能以句谢曰:“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盖讥其无变体也。
唐音癸签
薛能,末季名手,其诗借异色为景,寄别兴写情,尽废前规,另辟我境;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襟,复足沛赴之,不病彫弱。晚调自浪仙一变僻异,声色犹存;此则洗剥过净,邻乎孤子;再进则离斯空界,便入魔天,措手又难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薛能诗虽不恶,原无当于高流。如五言律“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筵”,仅小有风致耳……乃过自矜夸,诗轻太白,功薄孔明。《寄符郎中》曰:“我生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筹笔驿》曰:“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浮薄不足尽之,何无忌惮!
一瓢诗话
薛太拙平生极夸己诗,及读其全集,亦不见得。
《石园诗话》
薛太拙(能)僻于诗,日赋一章。于前人少所许可,间称贾长江解诗,李青莲及刘、白而下无取也……然其七绝多佳作,其馀比之雍陶、赵嘏尚有未逮,何论刘、白!
《东目馆诗见》
太拙诸体峭特,每詄荡中具隽永,宜其以诗道自任,下视太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宣州泾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为礼部侍郎,时士多由权要干进,湜独取棠及公乘亿、聂夷中等,皆有名当时。工诗,所作《洞庭诗》脍炙人口,时号许洞庭。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 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久困场屋,历20余举犹未第。尝与张乔共隐匡庐。又曾赴太原幕谒马戴,一见如故,留连累月。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时已50岁。为刘邺辟为淮南馆驿官,授泾县尉。后任虔州从事。僖宗乾符六年(879)前后任江宁丞。不久,归居泾县陵阳别业。生平散见《唐摭言》卷四、卷八,《北梦琐言》卷二,《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九。棠工诗,尚苦吟。与张乔、郑谷等人齐名,合称“咸通十哲”。林宽称其“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送许棠先辈归宣州》)。所作《过洞庭诗》颇著名,时人多取以题扇,致有“许洞庭”之誉。胡震亨评曰:“‘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视老杜‘乾坤日夜浮’,愈小愈切。”(《唐音癸签》卷八)《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许棠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许棠集》1卷。《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许棠(822-?),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大中朝,应进士举,困举场二十馀年。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时年已五十。任泾县尉。陆肱出守虔州,辟为从事。又尝官江宁丞。与李频等友善。工诗,与张乔、郑谷等合称“成通十哲”。有《许裳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棠字文化。咸通末进士。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棠)苦于诗文,性僻少合……初作《洞庭诗》,脍炙时口,号“许洞庭”云。
《载酒园诗话又编》
许以《洞庭》诗得名,然读其全集,数篇以外,皆枯寂无味,不惟不及李(才江)、刘(得仁),并非郑(巢)匹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文化五七言律之外,他体并绝句亦无之。沉着刻入,略与马虞臣相等,宜其一见如故也。次之升堂第三。
许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懿宗时罢武城令,客居徐州。时判官庞勋杀观察使崔彦曾,自称监军,胁铎以官,不从。彦曾属官被囚,铎潜馈资粮,葬死者,匿其子弟。事平,诏拜石首令。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僖宗时进士。余均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