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讳言(諱言)  拼音:huì yán
1.有所忌讳而不敢明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君上好善,民无讳言。」《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五》:「似道自诡有再造之功,讳言岁币及讲和之事。」
2.拒绝劝谏。《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国语辞典》:不讳言(不讳言)  拼音:bù huì yán
坦白的表露,不加隐藏。如:「这种糗事,他竟也毫不讳言。」
《國語辭典》:无庸讳言(無庸諱言)  拼音:wú yōng huì yán
不需要忌讳,直接说出。如:「无庸讳言,他是本公司最优秀的人才。」
《國語辭典》:无可讳言(無可諱言)  拼音:wú kě huì yán
没有可以忌讳掩饰的,可以坦白说出。如:「事实俱在,无可讳言,这个计画的确失败了。」
《国语辞典》:不可讳言(不可讳言)  拼音:bù kě huì yán
直说,无需避忌的说。如:「不可讳言的,国人遵守交通规则的素养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