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霜讯(霜訊)
即霜信。霜期来临的消息。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
《漢語大詞典》:讯囚(訊囚)
审讯囚犯。尉缭子·将理:“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虽国士有不胜其酷而自诬矣。”魏书·刑罚志:“其捶用荆,平其节,讯囚者其本大三分,杖背者二分,挞脛者一分,拷悉依令。”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囚徒妖术》:“一日讯囚,严加夹击,终不肯承,视之若无苦者。”
《國語辭典》:闻讯(聞訊)  拼音:wén xùn
听到消息。如:「车祸发生后,警方闻讯立刻赶到现场处理。」
分類:消息
《國語辭典》:讯息(訊息)  拼音:xùn xí
音讯消息。如:「传播讯息」、「我已经好久没有他的讯息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如何?」
《國語辭典》:鞫讯(鞫訊)  拼音:jú xùn
审问犯人。《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颂》:「鞫讯不服,则夹棍拶指,辱之示众。」
分類:审问讯问
《國語辭典》:传讯(傳訊)  拼音:chuán xùn
由法院发出传票,通知当事人到庭,听候审问。也作「传审」、「传案」。
《國語辭典》:讯断(訊斷)  拼音:xùn duàn
审理。如:「事实真假自有法官讯断,你就不要操心了。」
《國語辭典》:拷讯(拷訊)  拼音:kǎo xùn
用刑审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拷讯一回,可怜崔宁和小娘子受刑不过,只得屈招了。」《水浒传》第四○回:「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也作「拷勘」。
分類:刑讯
《漢語大詞典》:讯鞠(訊鞠)
见“ 讯鞫 ”。
《國語辭典》:讯鞫(訊鞫)  拼音:xùn jú
审问穷究。《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也作「讯究」、「讯鞠」。
分類:审讯
《漢語大詞典》:讯狱(訊獄)
问案治狱。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且夫国之不得士者,有五阻焉……讯狱詰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南史·谢晦传:“ 武帝 当讯狱,其旦,刑狱参军有疾,以 晦 代之。”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所示及讯狱事,深思如此难处,足下试思其方,因书示及。”
分類:问案治狱
《韵府拾遗 震韵》:不讯(不讯)
梁简文帝论岂有秉笔不讯而能善诗塞兑不谈而能善义
《漢語大詞典》:讯馘(訊馘)
指古代战争中的俘虏和已毙之敌。讯,鞫讯所获生俘;馘,割取死敌左耳以计功。礼记·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郑玄 注:“讯馘,所生获、断耳者。” 孔颖达 疏:“以生获解讯,以断耳解馘……讯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 宋 刘攽 《权泾原路兵马钤辖皇城使万州团练使张之谏可转两资西上阁门使制》:“行阵之功,虽贵其讯馘;镇守之重,实资其筹略。” 明 陈敬宗 《新建武学夫子庙碑记》:“执有罪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是皆王者仁义之师,宏纲大纪之要。”
《國語辭典》:喜讯(喜訊)  拼音:xǐ xùn
好消息。如:「听到她即将结婚的喜讯,大夥儿都为她高兴。」
《漢語大詞典》:三讯(三訊)
多方查询。形容决狱之慎重。《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狱必三讯焉。” 王肃 注:“一曰讯羣臣,二曰讯羣吏,三曰讯万民也。”《魏书·刑罚志》:“小大必以情,哀矜而勿喜,务於三讯五听,不以木石定狱。”参见“ 三刺 ”。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漢語大詞典》:鱼讯(魚訊)
书信。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杨提台》:“夙庇鹰扬,虔伸鱼讯。”参见“ 鱼雁 ”。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鱼雁(魚雁)  拼音:yú yàn
语本《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因以「鱼雁」合为书信之代称。宋。晏几道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词:「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