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稽诛(稽誅)
稽延讨伐。语出韩非子·难四:“稽罪而不诛,使 渠弥 含憎惧死以徼幸。”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频岁稽诛,实惟劲虏。”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会 淮 右稽诛,上遣丞相即戎以督战。”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疏》:“至於 廖思 之鼠窃,而能稽诛於时月者,盖由追讨之兵不足。”
分類:稽延讨伐
《國語辭典》:讨平(討平)  拼音:tǎo píng
讨伐平乱。《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
《漢語大詞典》:讨罪(討罪)
讨伐罪人。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唐 符载 《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漢語大詞典》:出讨(出討)
出外讨伐。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詔 营州 都督 张俭 等发 幽 营 兵及 契丹 、 奚 、 靺鞨 等出讨。”
分類:出外讨伐
《漢語大詞典》:王诛(王誅)
(1).谓王法之当诛灭者。汉书·谷永传:“废先帝之法度,听用其言,官秩不当,纵释王诛。” 颜师古 注:“王诛,谓王法当诛者。” 清 陈确 《破帷》诗:“曷为佑诸兇,食人胜豺虎,一一漏王诛,书史徒欺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谨操守》:“纵免王诛,难逃鬼罚。”
(2).谓天子的讨伐。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 唐 朱敬则 《北齐高祖论》:“王诛欲加,命乃悬於鬼籙。”
《國語辭典》:讨虏(討虜)  拼音:tǎo lǔ
夺取虏掠。《三国志平话。卷上》:「随到处,竭家尽起,不从者,杀伐讨虏,汉家天下,三停占了二停。」
《漢語大詞典》:讨乱(討亂)
(1).讨伐叛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 夷 叔 ,分著丹青。’” 唐 李德裕 《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 李石 詔,且令身赴行营,於侧近徵兵讨乱。”
(2).治理乱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威猛之政,宜於讨乱,以之治善则暴。” 刘昞 注:“乱民桀逆,非威不服。”
《漢語大詞典》:克伐(剋伐)
(1).攻打,讨伐。《后汉书·章帝纪》:“克伐 鬼方 ,开道 西域 。威灵广被,无思不服。”
(2).损害。镜花缘第六一回:“可惜这两宗美品,世人不知,视为弃物;反用无益之苦茗,听其克伐。”
(3).中医学名词。指使用性峻伤元的攻破消导药物。《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胁肋胀痛》:“若行克伐,则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1).征服;克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武王 资圣智而剋伐,观天命以行诛。”
(2).中医采用的驱除、攻逐等治疗方法,稍过即伤元气,因有“剋伐”之称。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譬如有人病积痞者,无不剂而救之之理,即使骤畏剋伐,亦必渐次破除其垒块,盪涤其肠胃,而后徐养之以和平。”
《漢語大詞典》:诛叛(誅叛)
讨伐叛逆。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 江 外厎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此两事犹曰用兵诛叛,翦其逆种也。”
《漢語大詞典》:命讨(命討)
下令讨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成周 之征诛,犹之 唐 虞 之命讨也,事功之蹟俱化矣。”
分類:下令讨伐
《漢語大詞典》:诛乱(誅亂)
讨伐叛乱。 唐 韩偓 《隰州新驿》诗:“盛德已图形,胡为乎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國語辭典》:追讨(追討)  拼音:zhuī tǎo
追逼催讨。《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郡县追讨,到则解散。」
《漢語大詞典》:国讨(國討)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唐 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诗:“ 西羌 延国讨, 白起 佐军威。” 明 陈子龙 《名教励世首务论》:“偷生之臣,罪尤深重,若不大彰国讨,稍引严条,则为君者何其苦?为臣者何其乐?”
《漢語大詞典》:诛逆(誅逆)
讨伐叛逆。《韩诗外传》卷一:“於是 灵公 乃与师而从之。 宋 人闻之,儼然感説,而 晋国 日昌。何则?以其诛逆存顺。”史记·晋世家:“ 郤至 曰:‘发兵诛逆,见彊辟之,无以令诸侯。’” 宋 王禹偁 《宣徽南院使镇州都部署郭公墓志铭》:“五月, 夏州 白狄 之戎叛,公往招诱之。至则张以军威,諭以朝旨,诛逆抚顺,蕃部便之。”
《漢語大詞典》:讨定(討定)
(1).讨伐平定。魏书·李长仁传:“﹝ 李长仁 ﹞又从 尉元 讨定南境,赐爵 延陵男 。”魏书·尒朱荣传:“寻属 肃宗 崩,事出仓卒。 荣 闻之大怒,谓 郑儼 、 徐紇 为之,与 元天穆 等密议称兵入匡朝廷,讨定之。”
(2).议定。 金 无名氏 大金集礼·帝号下·大定七年册礼:“ 大定 二年七月,礼官讨定,将来奉安祫享后,羣臣当诣东上閤门奉表,请增上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