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新生训练(新生训练)  拼音:xīn shēng xùn liàn
学校为帮助新生早日认识环境、适应生活所举行的训练。
《国语辞典》:猿猴取月  拼音:yuán hóu qǔ yuè
本指佛教传说中猿猴因对物象认识不清,心怀贪欲,下井捞月而坠落水中的故事。见《摩诃僧祗律》卷七。后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当作真实,心生贪欲,使自己陷入烦恼之境。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劳无功。也作「海中捞月」。
《国语辞典》:职前训练(职前训练)  拼音:zhí qián xùn liàn
在任职前所进行的有关认识职务和娴熟技能的训练,使其充分瞭解工作环境,胜任其职。
《国语辞典》:以筌为鱼(以筌为鱼)  拼音:yǐ quán wéi yú
1.筌,捕鱼的竹器。以筌为鱼指把捕鱼的器具当成鱼。比喻太过重视达到目的的凭藉,反而忽略了目的本身。
2.引申为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致未能深究内容。
《國語辭典》: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语本《老子》第三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指能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能力、优缺点,即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宋。苏轼〈与叶进叔书〉:「仆闻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
《漢語大詞典》:自由王国(自由王國)
指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后,自觉地运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境界。 周恩来 《政府工作报告(一九六四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
《漢語大詞典》:自发势力(自發勢力)
指人们在没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时,盲目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而诱发的一种力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大家已经看见,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
《漢語大詞典》:自觉自愿(自覺自願)
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心甘情愿地照此行事。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国语辞典》:保健物理  拼音:bǎo jiàn wù lǐ
有关认识、评估及管制游离辐射之健康危害的科学。
《国语辞典》:主知说(主知说)  拼音:zhǔ zhī shuō
1.伦理学上的学说。主张完全真确的认识为道德生活唯一的标准,如苏格拉底、斯宾挪沙均主张此说。
2.美学上的学说。主张美的价值决定于艺术品的内容,亚理斯多德即主张此说。
《国语辞典》:纯粹理性(纯粹理性)  拼音:chún cuì lǐ xìng
康德哲学中指天生即具有而超越经验的认识能力。
《国语辞典》:闹不清(闹不清)  拼音:nào bù qīng
分辨不清或认识不清。如:「我真闹不清你的意思。」
《国语辞典》:绝对论(绝对论)  拼音:jué duì lùn
哲学上认识论的一派。指客观的实在离认识作用而独存,故真理一定不变。
《国语辞典》:先天说(先天说)  拼音:xiān tiān shuō
康德的哲学学说。主张先天认识为可能的,又就可适用于对象之先天概念,与由适用此概念而生的原理,各从体系,排比整齐为十二范畴,而宇宙万有皆自此演成。
《国语辞典》:挟生儿(挟生儿)  拼音:xié shēng ér
不认识,面生不熟。《西游记》第二九回:「若是大王拿住,还审问审问,只恐小妖儿捉了,不分好歹,挟生儿伤了你的性命。」
分类:不认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