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语症(失語症)  拼音:shī yǔ zhèng
因为脑部病变伤害到语言中枢,引起在讲、听、写、念等方面的困难。
《國語辭典》:声音笑貌(聲音笑貌)  拼音:shēng yīn xiào mào
泛指人所表现的外在言语、态度等。《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八。蒋山佛会记》:「此皆精诚动乎天地,感乎鬼神,初不可以声音笑貌为也。」
《漢語大詞典》:生花妙语(生花妙語)
指动听的言语文章。《花城》1981年第5期:“东方国家的理论家们再编出无论多少生花妙语,说到底也是这两个问题。”
《漢語大詞典》:税说(税説)
以言语游说他人。《全元散曲·满庭芳》:“才有钞不须用税説,但无钱枉费了唇舌。”
《漢語大詞典》:热辣(熱辣)
犹辛辣。比喻言语、文辞尖锐而富有刺激性。 阿英 《从〈拷红〉说起》:“这最后一阶段 红娘 的情绪,是从‘哀惋激愤’的陈诉,转到‘热辣讽刺’的泄愤。”
《國語辭典》:绕脖子(繞脖子)  拼音:rào bó zi
比喻办事、说话不直接明瞭。如:「他都说一些绕脖子的话,令人费尽思索才明白。」
《國語辭典》:三缄其口(三緘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言语谨慎或不说话。《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國語辭典》:倔巴  拼音:juè bā
人的性情直爽固执,言语粗鲁率直。
《漢語大詞典》:倔头强脑(倔頭强腦)
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茅盾 《霜叶红于二月花》五:“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头强脑,不大顺眼。”
《漢語大詞典》:囒囒唔唔
嘟嘟囔囔、言语不清貌。
分類:言语不清
《國語辭典》:口诛笔伐(口誅筆伐)  拼音:kǒu zhū bǐ fā
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明。汪廷讷《三祝记》第一四出:「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也作「笔诛口伐」、「口伐舌击」。
《国语辞典》:讲倒(讲倒)  拼音:jiǎng dǎo
说服,以言语驳倒。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也要与员外说个明白,一发讲倒了,才好许你这亲事。」
《國語辭典》:夹七夹八(夾七夾八)  拼音:jiá qī jiá bā
行动、言语缺乏条理,含糊混杂。《水浒传》第四三回:「挽了半香炉水,双手擎来,自寻旧路,夹七夹八走上岭来。」《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支助自吃了一回,夹七夹八说了些街坊上的閒话。」
《國語辭典》:夹枪带棒(夾槍帶棒)  拼音:jiá qiāng dài bàng
言语中暗藏讽刺。《红楼梦》第三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漢語大詞典》:尖言冷语(尖言冷語)
谓言语尖刻。《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见丈人声势凶狠, 赵昂 又从旁尖言冷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攛掇。”
分類:言语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