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民言
民众的言论,意见。《诗·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舆人作颂,则嚮以五福;民怒吁嗟,则威以六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淮西为老人寿》词:“思主眷,酌民言,与民称寿拜公前。”
《國語辭典》:抗论(抗論) 拼音:kàng lùn
1.直言而不阿谀。《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2.以言论相对抗。《晋书。卷八二。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2.以言论相对抗。《晋书。卷八二。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