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训解(訓解)
训释解说。 汉 高诱 《〈吕氏春秋〉序》:“ 不韦 乃集儒书,使著其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训解各十餘万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张子功 ﹞又尝谓予曰:‘先人有遗稿满篋,皆诸经训解,字画极难辨,惟某一人识之。’” 明 方孝孺 《传经斋记》:“自 秦 火之餘,老儒硕生,补缉扶卫,专门殊轨,授诸其徒,所从事者,止乎训解辨义,至於补世善俗之道,蔑如也。”
《國語辭典》:说明(說明)  拼音:shuō míng
1.用言语或文字来解释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今当与公说明,公前生是个大商,有二千万赀财。」《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
2.解释的文字。如:「新机器上附有一张用法说明。」
《漢語大詞典》:训说(訓説)
训释解说。 三国 魏 曹操 《〈孙子〉序》:“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説,况文烦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宋 程洵 《锺山先生行状》:“然先生读书不务多为训説,独尝著论《论西铭解》《义山窗业》书数篇而已。” 章炳麟 《文学总略》:“世人以‘经’为‘常’,以‘传’为‘转’,以‘论’为‘伦’,此皆后儒训説,非必覩其本真。”
《漢語大詞典》:笺传(箋傳)
注释,解说文义。 宋 欧阳修 《读书》诗:“篇章异句读,解詁及笺传。”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盖笺传之学,惟春秋为难工。”
《國語辭典》:圆梦(圓夢)  拼音:yuán mèng
解说梦兆的吉凶。《薛仁贵征辽事略》:「帝设朝,宣袁天刚、李淳风司天台官圆梦。」《水浒传》第六五回:「被晁盖一推,撒然觉来,却是南柯一梦。便叫小校请军师圆梦。」
《國語辭典》:占梦(占夢)  拼音:zhān mèng
1.占卜以判断梦的吉凶。《后汉书。卷五○。孝明八王传。梁节王畅传》:「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畅数使卜筮。」
2.职官名。掌判断梦的吉凶。《周礼。春官。占梦》:「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
《漢語大詞典》:说义(説義)
解说义理。
《漢語大詞典》:疑经(疑經)
(1).有伪托嫌疑的佛教经典。隋书·经籍志四:“ 大业 时,又令沙门 智果 ,於 东都 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佛所説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曰杂经。其餘似后人假托为之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
(2).怀疑经旨的传统解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卷八:“自 庆历 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不难於疑经,况传注乎?”
《漢語大詞典》:解题(解題)
(1).对书籍的作者、卷次、内容、版本的说明。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 吴氏 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餘卷,且倣《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近亦散失。”
(2).解说诗文之标题。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诗序:“今日读 汉 、 魏 、 六朝 乐府,若无解题,犹不能辨其为何语,何况‘三百篇’。”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将那资本,来编印 明 代小说、传奇,插画,每幅略加解题,仿《笺谱》预约办法。”
《漢語大詞典》:独说(獨説)
独自解说。 汉 扬雄 《解嘲》:“顾然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踈,独説数十餘万言。”
唯独喜欢。説,通“ 悦 ”。史记·外戚世家:“既饮,謳者进,上望见,独説 卫子夫 。”
《國語辭典》:户说(戶說)  拼音:hù shuō
挨家挨户告晓。《管子。水地》:「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
《國語辭典》:解梦(解夢)  拼音:jiě mèng
解析梦境。如:「有些学者利用解梦来研究人的潜在心里状态。」
分類:解说梦兆
《國語辭典》:开演(開演)  拼音:kāi yǎn
1.开释讲演,阐述义理。《五灯会元。卷七。雪峰义存禅师》:「三乘十二分教,为凡夫开演,不为凡夫开演?」《西游记》第一二回:「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2.开始表演。如:「电影就要开演了,还不快点?」
《國語辭典》:图解(圖解)  拼音:tú jiě
利用图形来说明、分析。如:「图解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式。」
《國語辭典》:解故  拼音:jiě gù
1.用当代语解释古语。《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复令撰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并作周官解故。」
2.解说事故原由。《后汉书。卷二○。祭遵传》:「师次长安,时车驾亦至,而隗嚣不欲汉兵上陇,辞说解故。」
分類:借故解说
《國語辭典》:解诂(解詁)  拼音:jiě gǔ
用当代语解释古语。《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何休传》:「蕃败,休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也作「诂训」、「释诂」。
分類:解诂注释
《漢語大詞典》:高说(高説)
高明的解说。后汉书·徐防传:“臣以为博士及甲乙策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説。”
分類:高明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