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2,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同规
规度
规度
规正
规图
规约
规范
英规
青规
上规
学规
规行
规诲
规益
规求
《漢語大詞典》:同规(同規)
(1).谓取法相同。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薛综 注:“规,法也。”
(2).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
(3).谓并驾,匹敌。规,通“ 轨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 , 申 甫 之在隆 周 , 子房 之处盛 汉 ,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國語辭典》:规度(規度)  拼音:guī dù
规划策定。《礼记。儒行》「其规为有如此者」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自规度所为之事。」
《漢語大詞典》:规度(規度)
规划测度。 汉 扬雄 《太玄·积》:“积不用而至于大用,君子介心。测曰:积不用,不可规度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每见高山大泽,輒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明 方孝孺 《殷浩》:“方未用时,计画规度天下之得失利害,素已定於心。及居乎位,则举而施之。”
分類:规划测度
《國語辭典》:规正(規正)  拼音:guī zhèng
匡正、改正。《南史。卷二七。孔靖传》:「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宣帝嘉之,赐米五百斛,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曹宪传》:「炀帝令与诸儒撰桂苑珠丛,规正文字。」
《漢語大詞典》:规图(規圖)
犹谋求。 汉 徐干 中论·谴交:“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託,规图仕进。”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 孙权 尝告 刘备 ,以 巴 汉 为 曹公 耳目,规图 益州 ,得之则 荆州 危。”明史·沈鍊传:“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 世蕃 规图自便。”
分類:谋求
《國語辭典》:规约(規約)  拼音:guī yuē
经相互协议所定的规则条约。
《國語辭典》:规范(規範)  拼音:guī fàn
1.规则、规律。《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2.典范、规模。《文选。孔安国。尚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漢語大詞典》:规范化(規範化)
使合于一定的标准。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出版说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以及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漢語大詞典》:英规(英規)
优良的法则;明智的策略。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九锡第二表》:“伏愿陛下远牵雄范,近览英规,凭霞停詔,临风輟恩。”陈书·高祖纪上:“英规潜运,大略川迴。” 唐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诗:“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
《漢語大詞典》:青规(青規)
(1).指宫庭禁地或御前所铺蒲草之席,是进谏奏事的场所。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宴》诗:“邂逅逢休幸,朱蹕曳青规。”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御史属 元谷 实司察视,持詔书诣 白渠 上,尽得利病,还奏青规中。”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臣职下:“日伏青规,罕能切直。” 宋 曾巩 《送赵资政》诗:“白简威方厉,青规遇更隆。”
(2).指典范的文章。青,通“ 清 ”。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卢照邻 人间才杰,览青规而輟九攻。”青,一本作“ 清 ”。
《骈字类编》:上规(上规)
宋书天文志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露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极七十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 元史天文志北极云架柱二径四寸长一丈二尺八寸下为鳌云植于乾艮二隅础上左右内向其势斜准赤道合贯上规 李光朝新浑仪赋见南极下陈樵玳瑁赋上规圆覆下准方舆
分类:上规
《國語辭典》:学规(學規)  拼音:xué guī
学校里的规范、法则。《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三。朱熹传》:「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分類:学校规章
《漢語大詞典》:规行(規行)
规规矩矩地行走。喻拘于礼法而不逾矩。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信规行之未旷,知矩步之已难。”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拯溺不规行,疗飢非鼎食。”
《漢語大詞典》:规诲(規誨)
规劝开导。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杜预 注:“规正諫诲其君。”《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今既分张,言集无日,无由復得动相规诲,宜深自砥礪,思而后行。” 唐 刘知几 史通·言官建置:“夫彤管者,女史记事规诲之所执也。”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太息行路难,殷勤进规诲。”
分類:规劝开导
《漢語大詞典》:规益(規益)
规劝补益。三国志·蜀志·董允传:“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上临轩,念其规益,復急召,俾其道所以然者。”金史·宦者传·潘守恒:“有 潘守恆 者,亦内侍也,素称知书,南迁后规益甚多。”
分類:规劝补益
《國語辭典》:规求(規求)  拼音:guī qiú
贪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