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词典
1
分类词汇
68
共68,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约束
三章
规则
科格
朝纬
故道
虚文
成宪
明文
私自
成规
条目
教条
清规
条约
《國語辭典》:
约束(約束)
拼音:
yuē shù
1.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2.约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分類:
约束
限制
缠缚
规章
法令
束缚
管束
《漢語大詞典》:
三章
(1).三条法律。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
《
史记·高祖本纪
》
。 明 王象春
《书项王庙壁》
诗:“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关又纵 阿房 炬。” 清
蒋业晋
《徙兵行》
:“重臣遥遥仗节鉞,抚循备至逾三章。”
(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
《
南史·袁昂传
》
:“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分類:
三条
法律
简单
明确
刘邦
规章
进入
咸阳
《國語辭典》:
规则(規則)
拼音:
guī zé
1.典式、法则,共同遵守的条文规范。如:「大家应遵守交通规则。」唐。
李群玉
〈
湘中别成威阇黎
〉诗:「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2.定式的、有规律的。如:「正常人的心脏呈规则的跳动。」
分類:
规则
仪范
整齐
规章
法则
规范
《漢語大詞典》:
科格
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
《陈书·宣帝纪》
:“爟烽未息,役赋兼劳,文吏姦贪,妄动科格。”
分類:
于征
征发
赋役
规章
《漢語大詞典》:
朝纬(朝緯)
指朝廷的规章。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
:“臣闻国历惟燿,则藩伯缉其才;朝纬伊序,则方率司其度。”
分類:
朝廷
规章
《國語辭典》:
故道
拼音:
gù dào
1.旧路,从前走过的路。三国魏。
曹植
赠王粲
诗:「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唐。
杜甫
绝句
六首之六:「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2.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典范规则。《管子。侈靡》:「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
分類:
故道
规章
原路
制度
道德规范
《國語辭典》:
虚文(虛文)
拼音:
xū wén
1.不切实际的文词。《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
2.不切实用的仪节。《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勿营缮下宫置宫人,及作石羊、石虎、石马、石人等物,此等虚文,宜一切革罢。」
分類:
虚文
毫无
虚幻
空洞
徒具
无意义
荒诞
文字
礼节
规章
空话
制度
《漢語大詞典》:
成宪(成憲)
原有的法律、规章制度。
《
书·说命下
》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宋
王安石
《庙议》
:“求之前载,虽或有然,考合於经,乃无成宪,因情製礼,实在圣时。”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
之二:“成宪具存,旧章森列。” 严复
《原强》
:“祖宗之成宪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实力焉。”
分類:
原有
法律
规章
制度
《國語辭典》:
明文
拼音:
míng wén
1.事实规则有文字可以依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礼无明文,则吾不取。」
2.正式发布的公文书。如:「明文规定」。
3.美善的文章。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谷梁无明文。」
分類:
明文
明确
明德
文字
记载
法令
规章
等之
《國語辭典》:
明德
拼音:
míng dé
崇高显明的德性。《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
:「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弗汭,伐罪秦中。」
分類:
光明
彰明
才德兼备
明德
德行
美德
人
《國語辭典》:
私自
拼音:
sī zì
自己有所作为而不令人知。《三国演义》第四六回:「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馀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并不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中。」
分類:
私自
自己
私下
擅自
亲自
暗自
规章
制度
《國語辭典》:
成规(成規)
拼音:
chéng guī
1.前人制定的规矩办法。如:「谨守成规」。《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等传。评曰》:「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文选。潘岳。閞中诗》:「亲奉成规,棱威遐厉。」
2.事前既定的计画。《三国志。卷五五。吴书。丁奉传》:「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
分類:
成规
前人
既定
圆形
计划
规章
制度
老规矩
老办
办法
《國語辭典》:
条目(條目)
拼音:
tiáo mù
1.传统法中分条列举的细目。《晋书。卷三○。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2.按内容分的细目。《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分類:
条目
法令
整理
词典
理安
安排
规章
细目
细节
指法
《國語辭典》:
教条(教條)
拼音:
jiào tiáo
1.教令、法规。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
2.宗教上要求信徒服从遵守的条文。
3.只凭信仰,不加思考、求證,使人盲目接受的立论。
分類:
教条
宗教
官署
中要
要求
信徒
学塾
信从
遵守
颁布
信条
劝谕
法令
僵死
规章
凝固
抽象
定义
公式
《國語辭典》:
清规(清規)
拼音:
qīng guī
1.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2.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分類:
月
佛教
遵循
道教
教规
规定
规范
光辉
规章
信徒
制度
皎洁
多含
贬义
《國語辭典》:
条约(條約)
拼音:
tiáo yuē
1.约定的事项、规章。《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诏殿中监段文楚为经略使,数改条约,众不悦,以胡怀玉代之。」《里语徵实。卷中下》:「条约:昔箕子避地朝鲜,其国俗未有检束之教,乃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后条约始此。」
2.国家与国家间所缔结的契约。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订立马关条约。」
分類:
条约
国家
条例
条文
和国
文约
约束
规章
签订
关政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权利
和义
义务
文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