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保章氏  拼音:bǎo zhāng shì
职官名。专司观测、记录天象,占候灾异,择时卜日等事。《周礼。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
《國語辭典》:桅杆  拼音:wéi gān
1.船上悬挂帆的杆柱。《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著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2.船舶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漢語大詞典》:桅竿
亦作“ 桅桿 ”。亦作“ 桅杆 ”。 船上挂帆的柱杆。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清 吴伟业 《再观打冰词》:“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衝。”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那船上桅桿影儿一根根横在岸上。” 杨朔 《海市》:“不想过午忽然刮起一种阵风,浪头卷起来比小山都高,急的渔民把桅杆横绑在船上,压着风浪。”
分類:船上挂帆
《漢語大詞典》:月晷
(1).月影,月亮。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月晷呈祥,乾维效气。”
(2).用于夜间观测月球的仪器。清史稿·时宪志一:“测器,新法增置者……曰日晷,为地平晷、三晷、百游晷、通光晷。此外更有星晷、月晷,以备夜测之用。”
《漢語大詞典》:保章正
唐 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九寺卿少·保章正:“ 唐 乾元 元年改监,其小吏有保章正,则是 唐 改《周官》保章氏为正也。”
《漢語大詞典》:衡管
古代天文仪器上用以观测的长管。隋书·天文志上:“浑天仪者,其制有机有衡。既动静兼状,以效二仪之情,又周旅衡管,用考三光之分。”
《漢語大詞典》:占状(占狀)
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门发后,司天占状方到,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
《漢語大詞典》:候簿
天文观测记录簿。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领太史,令 卫朴 造历,气朔已正,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验。”
《漢語大詞典》:天文院
宋 代设置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漢語大詞典》:质测(質測)
指对于事物的实际观测或测量。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自序》:“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螽蠕,类其性情,徵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参两:“不及专家之学,以浑天质测及潮汐南北异候验之之为实也。” 王敔 按:“质测之説出近日,历家谓据法象以质实测之。”
分類:观测测量
《漢語大詞典》:玉圭金臬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圣穀篇语:“国朝《岭南文钞》 张南山 《圣穀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参见“ 圭臬 ”。
《國語辭典》:圭臬  拼音:guī niè
1.古代测定日影时间的器具。
2.比喻法度、典则。如:「四维八德是我国传统的道德圭臬。」《清史稿。卷五○七。畴人列传二。李潢》:「自是天下之习《九章》者,莫不家弆一编,奉为圭臬。」
《國語辭典》:天文望远镜(天文望遠鏡)  拼音:tiān wén wàng yuǎn jìng
用来观察天体的望远镜。也称为「天文镜」、「窥天镜」。
《國語辭典》:天文台(天文臺)  拼音:tiān wén tái
负责天文观测及研究的机构。
《國語辭典》:天文生  拼音:tiān wén shēng
地理师或风水先生,据说此类人士精通天文地理及各种习俗。人死后须由地理师择日,方可入殓。《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漢語大詞典》:璇玑玉衡(璇璣玉衡)
亦作“璿璣玉衡”。亦作“琁机玉衡”。 古代玉饰的观测天象的仪器。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璿,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 孔颖达 疏:“璣衡者,璣为转运,衡为横簫,运璣使动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 汉 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是也。”后汉书·安帝纪:“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琁机玉衡,以齐七政。” 清 王韬 《变法上》:“铜龙沙漏,璇璣玉衡, 中国 已有之于 唐 虞 之世。”一说为北斗七星。一至四星名魁、为璇玑;五至七星名杓,为玉衡。参阅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上
《國語辭典》:相印法  拼音:xiàng yìn fǎ
观察印章上的印文,以判断吉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