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观德
带围
望气
眼光
考察
司天
相马
占星
窥测
傍观
究观
明眼
明察
远览
观民
《漢語大詞典》:观德(觀德)
观察德行。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史记·乐书:“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张守节 正义:“结乐使人知上之事,故观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山云特起,八卦成形。凤凰于飞,九州观德。”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与为人后:“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斩衰……屏而黜之,使不得与於观德之列,不亦可乎?”
分類:观察德行
《國語辭典》:带围(帶圍)  拼音:dài wéi
带,衣带。带围指腰带的周围宽度。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魏芒慈母》:「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國語辭典》:望气(望氣)  拼音:wàng qì
一种古代的占候方法。由观望云气而知道人事吉凶的徵兆。《史记。卷一○。孝文本纪》:「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也作「候气」。
《國語辭典》:眼光  拼音:yǎn guāng
1.视线。如:「大家都把眼光投注在那一对夫妇身上。」
2.鉴赏的能力。如:「他很有眼光。」
《國語辭典》:考察  拼音:kǎo chá
考核、视察。如:「民意代表经常有机会出国考察。」《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国里新派了一位胡郎中来考察学生,我们莫如去求求他罢。」
《漢語大詞典》:司天
(1).掌管有关天象的事务。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 韦昭 注:“司,主也。”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詔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调。”
(2).负责观察天象等自然现象以占断吉凶的人。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羣。”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王元之 知 黄州 日,有两虎入郡城夜鬭,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鸡夜鸣,司天占之曰:长吏灾。”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三:“吾将问司天,推测倘有术。”
(3).运气说术语。与“在泉”相对。意为掌握天上的气候变化。司天定居于客气第三步气位,统主上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在泉象征在下,定居于客气第六步气位,值管下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古代医家运用“司天”、“在泉”来预测每年的岁气变化并推断所患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等熟读《本草》,先知了药性,纔好用药。上者要看本年是甚司天,就与他分个温凉。二者要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与他分个燥湿。”《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主气歌》“显明之右君位知”注:“正南客气,司天之位也,司天之右,天之右间位也。”参见“ 五运六气 ”。
《漢語大詞典》:五运六气(五運六氣)
中医学名词。古代医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和阴、阳、风、雨、晦、明(《素问·至真要大论》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六气的流转(即所谓“气运”),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於定法,故其术皆不验。”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五运六气、海道鍼经,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餘卷。”
《國語辭典》:相马(相馬)  拼音:xiàng mǎ
察验马的优劣。《淮南子。说山》:「有相马而失马者,然良马犹在相之中。」
《國語辭典》:占星  拼音:zhān xīng
观察天象及星辰运行,以推论人事的吉凶祸福。唐。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國語辭典》:占星术(占星術)  拼音:zhān xīng shù
以观察星辰的运行、位置、颜色、亮度、芒角,以及星辰间相互关系,以推测人事变化的一种方术。
《國語辭典》:窥测(窺測)  拼音:kuī cè
窥探测度。隋。史祥 答皇太子广书:「岂在管蠡所能窥测?」《福惠全书。卷一四。刑名部。检验》:「倘未易窥测,不妨据驳再具由详。」
《國語辭典》:傍观(傍觀)  拼音:páng guān
置身事物之外,冷静观察。《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漢語大詞典》:究观(究觀)
仔细观察。史记·封禅书:“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 宋 叶适 《终论七》:“故臣愿陛下究观古今之变,尽利害之情,而得其难易之实。”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窃尝究观夫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
《國語辭典》:明眼  拼音:míng yǎn
清明节日,将柳条插在门上的习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于门,名之曰明眼。」
《國語辭典》:明察  拼音:míng chá
观察明细,不受蒙蔽。《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求明察以官之,笃慈爱以固之。」
《漢語大詞典》:远览(遠覽)
(1).远看。后汉书·伏湛传:“復愿远览 文王 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远览典志,近观 秦 汉 ,虽官名改易,职司不同。”晋书·杜预传:“其高显虽未足比 邢山 ……旷然远览,情之所安也。”
(2).指观察、考虑问题深远。《汉书·刘向传》:“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宋 曾巩 《〈唐令目录〉序》:“ 太宗 能超然远览,絀 封伦 而纳 郑公 之议,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故能及此。”
《漢語大詞典》:观民(觀民)
(1).观察民风。《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2).检阅民力。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
(3).显示于民。韩非子·难三:“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观,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