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怪(見怪)  拼音:jiàn guài
1.看到奇怪的事物。《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2.抱怨、责怪。《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愚直言之,幸勿见怪!」《老残游记》第八回:「简慢了尊客,千万不要见怪。」
《國語辭典》:气不平(氣不平)  拼音:qì bù píng
1.遇不平的事而愤怒。《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良气不平,又自恃尊辈,喝道:『你如此气质,敢待打我么?』」
2.气向上冲。
《國語辭典》:面见(面見)  拼音:miàn jiàn
亲自会见。《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仲翔一一说过,就求他去回钦差,说要面见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渴见(渴見)
急望见到。 宋 苏轼 《叶嘉传》:“吾渴见卿久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王荆公 ﹞戒閽者有戴花道人来,不问早暮即通。一日,道人果来。 荆公 见之,述父所记渴见之意。”
分類:望见见到
《漢語大詞典》:寡见(寡見)
(1).见识少。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 李轨 注:“少见无卓絶之照。”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
(2).很少见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恁般样人,实是从前寡见,近世罕闻。”
《漢語大詞典》:遍见(徧見)
(1).普遍见到。吕氏春秋·知度:“明君者,非徧见万物也,明於人主之所执也。”
(2).普遍会见。史记·酷吏列传:“﹝ 周阳侯 ﹞及出为侯,大与 汤 交,徧见 汤 贵人。”
《國語辭典》:侧面(側面)  拼音:cè miàn
1.旁边的一面。唐。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诗:「统心黄倒晕,侧面紫重棱。」
2.脸的侧边。《宋史。卷三○五。刘筠传》:「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有所愧也。」
《漢語大詞典》:散见
零星地出现,分散地见到(主要指文章观点、材料内容等)例如:他的学术观点散见于他近年发表的论文中。
《漢語大詞典》:遍睹
普遍见到;观览周遍。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 宋 吕祖谦 《卧游录》:“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
《漢語大詞典》:鞭板
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梁书·韦粲传:“ 粲 建议推 仲礼 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裴之高 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 柳节下 是州将,何须我復鞭板。’”陈书·虞寄传:“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
《漢語大詞典》:遁形术(遁形術)
古代方士所称隐蔽自己使人目不能见到的法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传记载剑侠事甚多,其有无不可知,大率与遁形术相表里。”
《國語辭典》:原始见终(原始見終)  拼音:yuán shǐ jiàn zhōng
研究事物的起源、发展,进而推测结局。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也作「原始反终」、「原始要终」。
《漢語大詞典》:炸眼
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漢語大詞典》:外痈(外癰)
指发于体表肉眼可见到的各种化脓性感染。
《國語辭典》:望而却步(望而卻步)  拼音:wàng ér què bù
看见了危险或力所不及的事,就退却不前。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今藏园、瓯北两才子诗,斗险争新,余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