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黄冈人,字汝清。祖父暴疾,刺血吁天请代。祖母双瞽,澄日舐之。事父母,饮食必尝而后进。父疾,枕有百金,欲给幼子。澄令弟浣枕,而佯外出。
韩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克赞。韩夷孙。家世以医名,襄传其业。以诊脉为主,辅以望、闻,辨寒热虚实而投药,多愈疑难杂症,名著当时。
茅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仙游人,字弘赞,号梅溪道人。晚年结八老,仿白居易香山会以自娱。卒年八十五。
庞尚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襄,庞尚鹏弟。以贡入国学。献飞车、飞舟诸疏,授盐城训导,擢英山知县。以进治河三策触怒巡抚,谪西安教谕,官终昆山县丞。有《治水或问》。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戒襄,字子成,号平野,海盐天宁寺僧。石林瑛公之法孙,有《禅馀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戒襄,字子成,号平野,海盐天宁寺僧。石林之法嗣。体魁硕如布袋和尚。幼事文衡山。又与张靖之许云村陈勾溪朱西村游吟。道不在雪江冬溪下。能书,兼善兰竹,画山水亦斐亹。不轻为人作。有《禅馀集》,沈嘉则序之。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天孙沈氏,字七襄,宁国沈君典之第三女,长卿子金枢之妻,卒年二十有一。……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七襄,宛陵人,沈君典太史第三女也。太史与长卿先生交甚欢,遂通昏姻,以七襄为西升妇。七襄既归屠氏,日与长卿女湘灵论诗。每徵事䌷书,分题授简,纸墨横陈,朱蓝狼藉。长卿夫人亦知文,值有讽咏,辄就商订焉。长卿诗曰:封胡与遏末,妇总爱篇章。但有图书箧,都无针线箱。又曰:姑妇欢相得,西园结伴行。分题花共笑。夺锦句先成。信一时之盛事也。不数年,两人相继夭殁。长卿为合刻其诗行世。同时李氏大纯,字贞君。士人袁雍简之妇。朱氏德琏,士人吴岳生之妇也,俱能诗。大纯病中怀夫婿有曰。煖风却怪掀帘箔,凉月何心到芰荷。德琏寄弟有曰:天边雁陈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并佳句足传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小霞,号叔成。沈炼子。以父荫补官,仕至云南鹤庆知府。工画墨梅。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之琮,字元襄,仁和人。少负逸才,博徵典故,其文古雅轶荡。为诸生,试辄第一。食贫授徒,萧然自得。平湖冯洪业重其才,招致之,遂挈家依焉。十馀年间,纂辑甚富,凡一切经济之学及论古诠理、山川舆地,莫不详考分注,号称博雅。自史论、粗细草纂类诸书行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1432 【介绍】: 明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与同年进士二十八人读书文渊阁。善书法,工文章。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馆阁中自解缙、胡广以后,诸大制作,多出其手。卒谥襄敏。有《西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启,永丰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一,选进学文渊阁,授翰林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有巢睫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八
棨字子启,吉安永丰人。永乐甲申以第一人及第,授翰林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有《巢睫集》十卷。 (《诗薮》:宣庙好文,海内和豫,虽大手希闻,而名流错出,若曾子启、刘孟熙、张静之、李昌棋及闽中诸王辈,皆浸润明风,解脱元习,然才俱不甚宏钜,非国初比。 《东里集》:太宗皇帝龙飞第一科进士中,简明秀通敏者二十八人就文渊阁,尽出中秘书,俾进所业,朝暮大官供膳,月给内帑钞为膏火费,盖期之于古人,曾君子启其首也。后有荐文士于上者,必问得如曾棨否。子启为文章,如源泉混厚,沛然奔放,一泻千里。又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组绣烂然,可玩可悦。赋咏之体必律唐人。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他人不足,己常有馀。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致。自解大绅、胡光大后,独步当世。 《抑庵集》:曾公为文,思发如涌泉,大篇短章,各极其趣。诗词尤雄放清丽,出入盛唐诸大家。精于草书,笔势纵逸,若秋隼奋扬,天骥决骤,不可追蹑。 《殿阁词林记》: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近侍官轮班入直,若本院官则日在馆阁。吴沈、刘三吾、胡广、杨士奇、胡俨、王英、王直辈尝有内直倡和诗。曾棨《东华门内新馆初成入直有作》云:「东华楼观郁岧峣,高阁新成抗碧霄。秘府图书金作匮,禦沟流水玉为桥。草分碧色承殷辂,鸟弄歌声和舜《韶》。当直几番清坐久,隔帘时有禦香飘。」盖当时车驾常临幸馆阁故也。) 《井观琐言》:曾子启诗,佳处不减昆体。 《国雅》:曾少詹该博逸荡,其才长于七言,古遂切直,健捷为工,颇以繁靡为累,故永、成间多效其体。先辈于肃湣、杨文贞诸公互相宗尚,亦一时艺林风气使然也。其《行路难》、《燉煌》二作,颇不失唐家声。 《艺苑卮言》:曾子棨如封节度募兵东征,鲜华杂遝,精骑殊少。上尝召试《天马歌》,援笔立就,佳之,赐宝带。又因醉遗火,延烧民居,上弗罪也。后病卒,且气绝,呼酒饮至醉,题曰:「宫詹非小,六十非天。我以为多,人以为少。易篑盖棺,此外何求。白云青山,乐哉斯丘!」 《明诗选》:阵卧子曰:「学士诗如南金在握,未入丹鼎;又如金羁玉勒,微有蹄齧之恨。」 田按:洪武中选举人张唯等肄业文华堂。永乐二年,远道士为庶吉士百有十一人。又选二十五人合一甲三人进学文渊阁,世比之二十八宿,所得人才为多。肄业文华堂者无甚表见,盖洪武时所选者仅河南、山东二省,永乐时则合天下之士,而精其选也。二十八人者:永丰曾棨,吉水周述、用孟简、罗汝敬、刘子钦,泰和杨相、王直、馀学夔,庐陵王训,安福彭汝器、李时勉,宁海章朴,星子卢翰、馀鼎,丰城熊直,永嘉王道,海宁沈升,馀姚柴广敬,金溪王英,怀安洪顺,武进段民,江宁杨勉,会稽章敞,晋江倪惟哲,慈溪陈敬宗,衡山袁添禄,开化吾绅。子启及东王、西王、南祭酒陈光世、北祭酒李时勉,其表表者也。子启夫第时,见赏于解大绅,为作《莲竹堂记》,其文章烂漫亦颇似大绅。不甚持择,故遭讥议,然论才人于永乐时,终为轶群之骏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1442 【介绍】: 明山东武城人,字思正,或作司正。洪武末为营州后屯卫经历。建文时降燕王。永乐初官至工部尚书,后改刑部。卒谥荣襄。勤敏多计算,京城宫殿及长、献、景三陵,皆所营建,规划井然,然不恤工匠,时论鄙之。
段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6—1434 【介绍】: 明常州武进人,字时举。永乐二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旋进郎中。出为山东左参政。时方搜捕唐赛儿,民间骚动,段民力为矜宥,人情始安。宣德三年为南京户部右侍郎,五年转刑部,颇革二部积弊。卒后百余年乃谥襄介。
维基
段民(1376年—1434年),字时举,南直隶武进人。明朝官员,仕至南京刑部侍郎。段民于永乐元年(1403年)中举人,次年联捷二甲第九十名进士,选庶吉士,除刑部主事,参与修撰《五经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进升郎中。永乐十八年(1420年),山东爆发唐赛儿起事,三名省级官员被处决,段民被擢为山东左参政。唐赛儿兵败后,下落不明,朝廷疑其出家,先后捉拿山东、北京等地的尼姑及出家妇女几万人。段民尽力从宽查办,以安抚民情。宣德三年(1428年),署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后正式任职,又改南京刑部右侍郎。当时,两部都以无作为而闻名,段民到任后,宿弊一清。宣德八年(1433年)因减免重犯罪责被给事中年富等参劾,得到宣宗赦免。次年二月卒于任内。段民为官清廉,身后几乎无钱入殓,宣宗得知后,赐祭葬。由杨士奇撰墓志铭。 百馀年后,方追谥襄介。《明史》有传。
山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8 【介绍】: 明徐州人。山青子。多智略,初袭金吾左卫指挥使,屡从成祖出塞有功。宣德时,以总兵官镇广西,镇压境内瑶、壮各族反抗,先后大战十余,进右都督。卒于镇。赠怀远伯,谥忠毅(一作襄毅)。
杨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51 【介绍】: 明应天府六合人,字宗道。嗣父百户职,守开平。善骑射,身先士卒。从成祖北征,进千户。累官宣府总兵。驭军严肃,兵马精强,为瓦剌等部所畏。洪不嗜杀戮,又好文学,尝请建学宣府,教诸将子弟。景泰二年以病召还,旋卒。谥武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53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永乐二年进士。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府以次减。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有《双崖集》。卒谥文襄。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恂如,吉水人。宣德时巡抚浙直。
明诗纪事·乙签·卷九
忱字恂如,庐陵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改越府右长史,擢工邵侍郎,巡抚江南,迁户部尚书,改工部。卒谥文襄。有《双崖诗集》六卷。 (田按:甲申庶吉士进学文渊阁者二十八人,恂如自陈年少,得与其选,莅吴有惠政,吴人思之不衰。笃于交谊,解大绅系狱,交知绝迹,薪米之奉独出恂如,大绅赠诗有「当时霜雪被满野,惟见青青松树枝」之句。)
维基
周忱(1380年—1453年),字恂如,江西吉水县(今江西吉水)人。周忱为永乐二年进士出身,授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升刑部主事、员外郎。洪熙元年,迁越府长史,以善理财知名。宣德五年,江南田赋问题严重,杨荣荐举出任工部侍郎,巡抚江南,创立平米法,总督税粮、漕运、营造等,官至工部尚书。谥文襄。永乐、洪熙、宣德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周忱中进士甲申科二甲第十名,选庶吉士,入翰林。次年,明成祖朱棣选其中二十八人入文渊阁学习。周忱自陈年幼愿意入学,朱棣嘉奖其志而批准。之后晋升为刑部主事,再升员外郎。周忱虽有经世之才,但在工部郎署中长达二十年,无人赏识,只有夏元吉认为其有奇才。洪熙元年(1425年),其升为越王府长史。宣德年初,有举荐其担任郡守,而被夏元吉视为屈才。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认为地方财政非常混乱,其中以江南为首。光苏州就累积拖欠赋税多达八百万石,于是考虑派遣得力官员去治理。于是大学士杨荣举荐,升为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理税粮。周忱到任后,即召集父老乡亲询问拖欠赋税原因。民间均说豪强不愿自己缴纳,却徵用佃农财粮,百姓因贫逃亡,于是税额更缺。周忱因此创建“平米法”,规定各府的官田、民田科均不变,田主无论大小,一律缴纳耗米,并在其基础上调整数额,多减少补。百姓因此大为方便。此外,周忱发现诸县收粮并无专门机构,认为其是迟交粮额的原因。于是命各县设置囤官,负责徵粮。当初,朱元璋起兵征讨张士诚后,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此后并铲除当地豪强,没收其田产而称为“官田”。按照其家租籍徵收税费,于是苏州府比其他各府都重,田租共有二百七十七万石,而“官田”租税即有二百六十二万石,百姓无法承担。于是,明宣宗下诏减少“官田”田租,周忱与苏州知府况钟计算后上报请减至七十二万石。宣德七年,江南丰收,宣宗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卖筹备振贷,苏州于是得米二十九万石。当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都来自南京户部,而苏州、松州百姓转输到南京,每石均加费用六斗。周忱于是奏令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其馀的五斗,通计米一共为四十万石有奇,以官钞所购,于是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存,称为“济农”。当时凡是在运输中有遗失部份,官方军借给与民,待秋收后再归还。而修圩、筑岸、开河、浚湖等而支出的口粮,则不用偿还官方。耕者请求借贷,必派官员进行检验其人丁与田亩后再给,于是在秋收时与粮并赋,凶年时再行赈灾。有奸顽不偿的人,以后不与贷给。之后,这些均为定制,为宣宗嘉奖。直至他离任前,江南各大郡县,孩童不知何为饥荒,而两税未曾缺欠,此均为周忱功劳。当时漕运时,军民各承担一半。百姓在运输中,因为耗损巨大,往返耗时长,甚至耽误农时。周忱于是与平江伯陈瑄提议,民间运输到淮安或瓜洲时,兑与卫所转运;河南于大名府小滩兑与遮洋总海运;山东则于济宁兑与军运,军运费用由百姓承当。因此漕运节省大量费用。民间运往两京的粮草费用巨大。周忱于是请每束折银三分,南京则即地买纳。顺天府的百官月俸,均以持俸帖赴南京领取。米价低时,俸贴七八石,仅易银一两。他于是请重新检查官田、极贫下户的两税,并折纳金花银,使每两当米四石,于是解除京城兑俸,民间耗资甚少,而官俸却能保持常足。此外,周忱还对嘉定、昆山诸县的每年纳布价格的兑换、管理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