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螽斯  拼音:zhōng sī
1.直翅目螽斯科的泛称,约有三千种。体呈绿色、棕色或灰色,触角等于或超过体长,具长翅,生活于地面、矮草上或灌丛中。雄体鸣声来自覆翅互相摩擦。有草螽、尖头草螽和盾背螽斯等。
2.《诗经。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或亦指祝子孙盛多之诗。首章二句为:「螽斯羽,诜诜兮。」
《國語辭典》:猕猴(獼猴)  拼音:mí hóu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面赤色,毛灰褐,尾短,善怒,产于川广山中。因好拭面如沐,故也称为「沐猴」、「猴狲」、「猢狲」、「狝猴」。
《國語辭典》:青杨(青楊)  拼音:qīng yáng
植物名。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公尺,全体无毛。叶卵形或狭卵形,长五至十公分,表面绿色,背面呈白色。花为柔荑花序,雄花序长五至六公分。蒴果卵状,先端渐尖,三至四瓣裂。
《漢語大詞典》:博罗(博羅)
(1).芋头的异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博罗,《蔬谱》:大者谓之芋头, 嘉定 名之博罗,旁生小者谓之芋嬭。”
(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孛罗者,青也。亦作博罗。”
《國語辭典》:蜣螂  拼音:qiāng lá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也称为「虼螂」、「蛣蜣」、「转丸」、「屎蚵螂」。
《国语辞典》:山蜂  拼音:shān fēng
动物名。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体黑褐色,头部黄色,腹部长大有黄色环纹,尾端有毒针,吸食树汁。
《漢語大詞典》:水马(水馬)
(1).古代传说中一种生在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山经:“﹝ 求如之山 ﹞ 滑水 出焉……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神霄宫》:“泥牛吼月空长叹,水马嘶风漫可怜。”
(2).水黾的一种。身褐色,腹白色,两鬓,四足;常逆流疾步,轻快如飞。俗称水划虫。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檣乌。” 仇兆鳌 注:“﹝水马﹞盖虾虫之类。” 宋 韩琦 《凉榭池上》诗:“游鳞惊触緑荷香,水马成羣股脚长。”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水黾
(3).海马的别名。见本草纲目·鳞四·海马
(4).一种轻快的船。多供竞渡用。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鳬,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全唐诗》卷七九六载《午日诗》:“兰汤备浴传 荆 俗,水马浮 江 弔 屈 魂。”
《國語辭典》:斑鸠(斑鳩)  拼音:bān jiū
1.动物名。鸟纲鸠鸽目,后颈有黑色的斑轮环。因其善鸣,故称为「鸣鸠」。也称为「鹘鸠」、「鹘鸼」。
2.语本《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比喻入赘的女婿。《刘知远诸宫调。第三》:「团练常便不图豪贵,故招知远做斑鸠。」
《國語辭典》:鹌鹑(鵪鶉)  拼音:ān chún
动物名。鹌鸡目雉科鹑属。形似雏鸡,头小尾短而圆胖,羽毛以赤褐色为主,善走而不善飞,以种子、谷类、昆虫等为食。
《國語辭典》:鼹鼠(鼴鼠)  拼音:yǎn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食虫目。体为圆筒形,稍扁平。身长五寸许,毛黑褐色。眼极小,常居土中,不见日光,视觉因而丧失。嗅觉、听觉特别敏锐。趾上钩爪,适于掘土。捕食昆虫为生。也称为「田鼠」、「偃鼠」。
《国语辞典》:白松  拼音:bái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上暗褐色,有不整齐的鳞片,剥落后呈乳白色。叶针形,色暗绿,硬而尖锐。四月开花,毬果卵形,单生或偶生。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浅褐色。所结的松子可食。也称为「白皮松」、「白果松」、「白果儿松」。
《國語辭典》:大青  拼音:dà qīng
植物名。马鞭草科海州常山属,常绿小灌木。叶有柄,对生,长椭圆形,长六至二十公分,散布黑色小点。伞房状伞形花序长二十至二十五公分,花绿白色,核果球形,碧黑色。叶可做为染料,根可入药,具有治头风、脚气等功效。也称为「光花大青」。
《國語辭典》:石斛  拼音:shí hú
植物名。兰科石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根密生须状气根,质硬。茎高十至六十公分,略粗壮,黄绿色。叶互生,广线形或披针形,脉平行。总状花序,自茎上部节上伸出,具一至数花,花瓣及萼片近等长,唇瓣宽菱形,白色或淡红色。可供观赏或入药。也称为「石斛兰」。
《国语辞典》:棕毛  拼音:zōng máo
棕榈叶柄下端有褐色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坚韧耐湿,可制成绳网、毛刷、扫帚、雨具等。
《國語辭典》:麻雀  拼音:má què
1.动物名。雀形目。圆头,短尾,栗褐色,上杂有黑褐色斑点,翅膀短小,善于跳跃,以谷粒和昆虫为主要食物。也称为「老家子」、「老家贼」、「家雀」。
2.一种骨牌游戏。参见「麻将牌」条。《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昨儿打麻雀,赢了我们两底码子去。」
《國語辭典》:麻雀牌  拼音:má què pái
一种牌戏。参见「麻将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