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衮 → 滚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衮衮(袞袞)  拼音:gǔn gǔn
1.众多。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2.谈话滔滔不绝的样子。《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新唐书。卷一○○。封伦传》:「论天下事,衮衮不倦。」
3.波浪翻涌的样子。唐。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也作「混混」、「滚滚」。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滚滚(滾滾)  拼音:gǔn gǔn
1.形容翻涌浮沉的样子。如:「波涛滚滚」、「滚滚红尘」、「黄沙滚滚」。也作「混混」、「衮衮」。
2.形容水沸腾。《红楼梦》第八回:「『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著来。快上炕来坐著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3.繁多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补衮(補袞)  拼音:bǔ gǔn
1.规劝天子的过失。《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复之义。」
2.官位。唐。杜甫〈壮游〉诗:「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漢語大詞典》:华衮(華衮)
(1).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一字之褒,宠踰华衮之赠。” 宋 王禹偁 《五哀诗》之一:“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2).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孔颖达 疏:“举衮以表君也。”后以“华衮”指君王。
《漢語大詞典》:衮绣(衮繡,衮綉)
见“ 衮衣绣裳 ”。
《漢語大詞典》:衮衣绣裳(衮衣繡裳,衮衣綉裳)
亦作“袞衣绣裳”。
(1).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诗·豳风·九罭》:“我覯之子,衮衣绣裳。” 朱熹 集传:“之子,指 周公 也。”相传 周公 东征胜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为典故。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 清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兗 之间。”亦省称“ 衮绣 ”、“ 衮裳 ”。 宋 文天祥 《宝应道中》:“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战,才洗尘颜看衮裳。”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 五代 而降,捊类翕观。裋褐在躬,蒙袭衮裳之名;土硎是饭,因云雕俎可齐。”
(2).借指显宦。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衮衣绣裳,世俗以为荣,吾不与易也。”亦省称“ 衮绣 ”、“ 衮綉 ”。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一:“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綉三朝国有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令闻广誉,常若衮绣;笔力千钧,常若壮夫。”
《國語辭典》:衮职(袞職)  拼音:gǔn zhí
1.君主的职位。因天子服衮衣,故以衮职比喻天子。《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三公的职位。古代天子以衮衣赐上公,故称三公的职位为「衮职」。《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弭难又宁。」《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寮贺之。」
《國語辭典》:衮冕(袞冕)  拼音:gǔn miǎn
1.衮服和冠冕。
2.著衮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庙时戴用。《仪礼。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
《國語辭典》:龙衮(龍袞)  拼音:lóng gǔn
天子的礼服,衣服上绣有龙纹。《礼记。礼器》:「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
《漢語大詞典》:公衮
(1).上公之命服。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丁晋公 、 冯魏公 ,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 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
(2).指三公一类的显职。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宋 王安石 《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國語辭典》:衮龙(袞龍)  拼音:gǔn lóng
皇帝的龙袍。唐。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分類:朝服
《漢語大詞典》:衮龙袍(衮龍袍)
(1).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龙纹,故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圣谕门工:“上大悦,赐白金百两,大红金彩衮龙袍三袭,自来人臣赐服,以坐蟒为极,时犹以为逼上。”亦省称“ 衮袍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 正德 中,籍没 刘瑾 货财:金二十四万锭……衮袍四、八爪金龙盔甲三千。”
(2).借指皇帝。 明 何景明 《驾入》诗:“九天灯烛里,齐拜衮龙袍。”亦省称“ 衮龙 ”。 明 梵琦 《居庸关》诗:“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衮龙。” 明 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六宫粉黛擎玉钟,百寮济济待衮龙。”
《國語辭典》:衮服(袞服)  拼音:gǔn fú
1.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著的礼服,衣上绘有卷龙。《北史。卷一。魏本纪。太祖道武帝》:「躬履谦虚,退身后己,宸仪未彰,衮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乐推之心。」
2.三公。古代天子以衮服赐上公,故借指三公。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重世刺举,连镳衮服。」唐。白居易〈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诗:「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漢語大詞典》:上衮
指宰辅。后汉书·伏湛牟融等传赞:“ 牟公 简帝,身终上衮。”周书·赵贵独孤信等传论:“宏材远略,附凤攀龙,绩著元勋,位居上衮。”新唐书·窦怀贞传:“公位上衮,当思献可替否辅天子,而计校瓦木,杂厕工匠间,使海内何所瞻仰乎?”
分類:宰辅
《漢語大詞典》:台衮
犹台辅。衮,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叔方》:“ 叔方 尔乃翻然改志,以礼进退,三登台衮,号为名宰。”北史·豆卢宁杨绍等传论:“﹝ 观德王 ﹞位登台衮,庆流后嗣。” 唐 白居易 《与韩弘诏》:“夫外拥旌旄,爪牙之重任;内参台衮,股肱之寄深。”
《漢語大詞典》:衮钺(衮鉞)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衮鉞中严於笔削,丝纶下逮於兜离。”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上畏昊天之视听,下思良史之衮鉞,则亡羊补牢,今犹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