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42,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云衣
秋衣
染衣
衣湿
衣粮
儒衣
赐衣
衣绣
萝衣
褰衣
摄衣
新衣
苔衣
衣衫
黄衣
《漢語大詞典》:云衣(雲衣)
(1).指云气。《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游清灵之颯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王逸 注:“上游清冥清凉之处,被服云气而通神明也。” 唐 何仲宣 《七夕赋咏成篇》:“歷歷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 清 厉鹗 《一半儿·金华宝婺观》曲:“云衣月面佩珊珊,夜驾天风下古坛。”
(2).道教语。指人体内的肾脏膜。黄庭内景经·肾部:“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 梁丘子 注:“云衣,肾膜之象也。”
《漢語大詞典》:秋衣
(1).秋日所穿的衣服。 唐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四:“醉客满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唐 戴叔伦 《山居即事》诗:“养花分宿雨,翦叶补秋衣。”
(2).特指征戍军士的寒衣。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二:“城头落暮暉,城外擣秋衣。”金史·兵志:“承局押官钱一贯五百文,粟二石,春衣钱五贯、秋衣钱七贯。”
《漢語大詞典》:染衣
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徒云:‘凡薙髮染衣,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参见“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骈字类编》:衣湿(衣湿)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三 入林屋洞 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唐 褚载 晓发 衣湿乍惊沾雾露,马行仍未见尘埃。
《骈字类编》:衣粮(衣粮)
汉书严助傅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轿而隃岭拖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 后汉书赵咨衣饭盗常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馀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
又韩韶傅馀县多被寇盗废耕桑其流入县界求索衣粮者甚众韶悯其饥困乃开仓赈之行晋书祖逖傅逖率亲党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 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给唐书百官志都官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俘隶簿录 衣粮医药 宋史职官志部分掌五案一曰户税案二曰上供案三曰修造案四曰曲案五曰衣粮案 古今注牧恭为父报冤杀人而亡藏于山谷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遂荷衣粮而去入于沂泽援琴鼓之为天马之声号曰走马引焉
《漢語大詞典》:儒衣
(1).犹儒服。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 汉 节野童看。”
(2).指穿儒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儿明作丈夫装,出与当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晋接。”
(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贡举》诗:“儒衣羞此别,去抵 汉 公卿。”
分類:儒服儒生
《骈字类编》:赐衣(赐衣)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 传诏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韵府拾遗 微韵》: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五年诏二千石考在上上者假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上中者五品将军上下者赐衣一袭钱起诗春风生赐衣王涯诗来奏金门著赐衣
《漢語大詞典》:衣绣(衣繡)
穿锦绣衣裳。谓显贵。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故乡如此,诚为衣绣,故人不见,还同宵锦。”
《骈字类编》:萝衣(萝衣)
唐 孟浩然 采樵作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高级汉语词典》:褰衣  拼音:qiān yī
提起衣服,揭起衣裳
《國語辭典》:摄衣(攝衣)  拼音:shè yī
撩起衣裳下摆。唐。李朝威《柳毅传》:「乃促至山下,摄衣疾上。山有宫阙如人世。」
《分类字锦》:新衣
晋书桓冲传冲性俭素尝浴后其妻送以新衣冲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复送之而谓曰衣不经新何缘得故冲笑而著之著一作服
分类:
《國語辭典》:苔衣  拼音:tái yī
苔的总称。宋。陈师道〈家山晚立〉诗:「绕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分類:苔藓
《國語辭典》:衣衫  拼音:yī shān
衣服。如:「衣衫不整」。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诗:「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鬓发焦。」《水浒传》第五回:「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漢語大詞典》:黄衣
(1).黄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黄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黄服。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参见“ 黄冠 ”。礼记·玉藻:“﹝君子﹞狐裘,黄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论语·乡党:“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杨伯峻 注:“这三句表示衣服里外的颜色应该相称。古代穿皮衣,毛向外,因之外面一定要用罩衣,这罩衣就叫裼衣。这里的‘緇衣’、‘素衣’、‘黄衣’的衣指的正是裼衣。”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 向 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唐 韩愈 《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説,座下寥落如明星。”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元年:“初, 太宗 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宋史·太祖纪一:“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 太祖 身。”参见“ 黄袍 ”。
(2).借指僧道或宦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咸通 中降圣之辰,二教论议,而黄衣屡奔。上小不懌,宣下令后辈新入内道场,有能折衝浮图者,许以自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冬,十月,戊午,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諫、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於教化等科” 元 胡三省 注:“此所谓制举也。时詔应天下诸色人中,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詔。”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 中宗 时,黄衣乃二千员,外置千员。”
(3).用以酿酒和制酱用的蒸熟的淀粉制品在发酵过程中表面所生的霉尘。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食经》‘作麦酱法’:小麦一石,渍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黄蒸﹝集解﹞引 苏恭 曰:“黄蒸,磨小麦粉拌水和成饼,麻叶裹,待上黄衣,取晒。”
《國語辭典》:黄袍(黃袍)  拼音:huáng páo
1.黄色的长衣,隋以后为天子服。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聊斋志异。卷二。九山王》:「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2.僧服。为职位较高者,做佛事时所披的黄色僧袍。
3.指黄莺。唐。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诗:「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