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國語辭典》:皂白(皁白)  拼音:zào bái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皂」文献异文作「皂」。《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不是鬼疾言个皂白,怎地得却回来?」
《國語辭典》:黑衣  拼音:hēi yī
1.黑色衣服。《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衣黑衣,服玄玉。」
2.王宫卫士。因著黑衣,故称。《战国策。赵策四》:「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官。」
3.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侣常著黑袈裟,故称僧侣为「黑衣」。
《漢語大詞典》:白徒
(1).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管子·七法:“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汉书·邹阳传:“今 吴 楚 之王练诸侯之兵,敺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 济北 独底节坚守不下。” 颜师古 注:“白徒,言素非军旅之人,若今言白丁矣。” 宋 叶适 《兵总论二》:“ 斡离不 始挟兵才万餘,长驱而至,莫有敌者,仓卒遣人召白徒以勤王,京师不守,则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金史·古里甲石伦传:“但敌势颇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絶无精鋭,恐不能胜。” 清 萧抡 《宝山田若谷明府钧团练乡勇》诗:“只愁白徒不习战,勇怯相半难从征。”
(2).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与宗居士书》:“ 冶城 慧琳道人 作《白黑论》,乃为众僧所排摈,赖蒙值明主善救,得免波罗夷耳。既作比丘,乃不应明此,白徒亦何为不言?”
(3).指不出家的徒弟。《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僧尼十餘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男僧得收白徒,女尼得收养女,白徒养女不入户籍,免除一切课役。”
(4).指不学无术之徒。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
《漢語大詞典》:锱徒(錙徒)
僧徒。僧人衣黑,故称。錙,通“ 緇 ”。 明 祝允明 《前闻记·南京奸僧》:“诸民惟錙徒不可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