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马衔
系衔
衔恨
衔烛
衔辔
具衔
空衔
辔衔
辔衔
衔木
鹿衔
雁衔
衔戴
衔卮
衔卮
《國語辭典》:马衔(馬銜)  拼音:mǎ xián
1.套在马嘴上用以控制方向的铁制器具。
2.神话传说中的海神。《文选。木华。海赋》:「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李善注引〈陆绥海赋图〉:「马衔其状,马首一角而龙形。」
《漢語大詞典》:系衔(繫銜)
旧官吏原职外别加的称呼名号;所挂的官衔。《宋史·河渠志七》:“仍选武臣一人习於修江者,随其资格,或以副将,或以路分鈐辖繫衔,专一鈐束修江军兵。”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六·尚书:“ 弘治 十五年壬戌,繫衔礼部为尚书者,内阁则 谢迁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先生年四十三,正月十四日作《崇恩禪院记》,繫衔但书通直郎而无职任,已罢官故也。”
《國語辭典》:衔恨(銜恨)  拼音:xián hèn
含恨。《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这仇人已衔恨十年,无从下手。」
分類:含恨怀恨
《漢語大詞典》:衔烛(銜燭)
(1).口含火炬。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汉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2).指口含蜡烛。旧唐书·西戎传·高昌:“ 文泰 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餘,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分類:火炬蜡烛
《國語辭典》:衔辔(銜轡)  拼音:xián pèi
1.驾驭马匹的用具。《荀子。性恶》:「然而前必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
2.以法律统御控制。《孔丛子。卷一。嘉言》:「人君之衔辔,所以制下也。」
《漢語大詞典》:具衔(具銜)
谓题写官衔。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卫魁廷尉:“遗 于 ( 于有成 )以书,外缄题书‘拜上 省元 ’,下惟具衔。”
《漢語大詞典》:空衔(空銜)
没有实权的官职。 清 李玉 《一捧雪·搜杯》:“一箇太常空衔,何劳致谢?”
分類:实权官职
《國語辭典》:辔衔(轡銜)  拼音:pèi xián
1.控制马匹的缰绳和衔勒。《列子。汤问》:「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
2.比喻掌握大局的关键人物。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执法者,国之辔衔。」
《漢語大詞典》:辔衔(轡衘)
见“ 轡衔 ”。
《漢語大詞典》:衔木(銜木)
口叼树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树枝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鹿衔(鹿銜)
见“ 鹿衔草 ”。
《漢語大詞典》:鹿衔草(鹿銜草)
草名。 宋 寇宗奭 图经衍义本草·薇衔:“《唐本》註云,此草丛生,似茺蔚及白头翁,其叶有毛,茎赤,疗贼风大效。南人谓之吴风草,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差。又有小大二种, 楚 人犹谓大者为大吴风草,小者为小吴风草也。”亦省称“ 鹿衔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鹿衔、吴风草。”
《韵府拾遗 咸韵》:雁衔(雁衔)
苏辙诗一纸新诗过雁衔
《漢語大詞典》:衔戴(銜戴)
(1).谓报恩。 唐 李商隐 《为张周封上杨相国启》:“吹嘘尽力,抚爱形颜,虽以捧承,莫能衔戴。”
(2).感恩戴德。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臣不胜铭心鏤骨,感激衔戴之至。”
分類:报恩
《漢語大詞典》:衔卮
犹衔杯。
分類:衔杯
《漢語大詞典》:衔卮(銜巵)
犹衔杯。 南朝 梁 何逊 桓季圭 《至大雷联句》:“江潭望如此,衔巵共君倾。”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每闻频换綬,无復共衔巵。”
分類:衔杯何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