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校长
省城
政纪
官都
大案
野民
省会
五院
建制
久赞
飞地
行署
县府
盐监
道副
《漢語大詞典》:校长(校長)
(1).古代士卒一队之长。管子·度地:“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於是 越 谢曰:‘臣老,诸君彊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
(2). 汉 代守卫皇帝陵园的官名。后汉书·百官志二:“先帝陵……丞及校长各一人。本注曰:校长,主兵戎盗贼事。”
《國語辭典》:省城  拼音:shěng chéng
省政府所在地。《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帐的人。」《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区奉仁是久在外任,省城里这些同寅,素来隔膜。」也称为「省会」、「省垣」。
《國語辭典》:政纪(政紀)  拼音:zhèng jì
指行政纪律。
《漢語大詞典》:官都
国家众官的首长或某地方某单位的行政长官。管子·问:“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谓总摄诸司者也。” 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与‘五官’同列,当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别,在中央者‘总摄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误。在地方及其他官职,亦有都,《度地篇》水官有都,即其证。”
《漢語大詞典》:大案
(1). 清 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老残游记》第四回:“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摺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 济东泰武临道 。”
(2).指重大案件。如:近年来抓紧审理经济领域中的大案、要案,依法判处了一些贪污盗窃分子。
《漢語大詞典》:野民
古代居于“六遂”之民。六遂, 周 代王城百里外至二百里内的行政区划。周礼·地官·遂师:“军旅,田猎,平野民,掌其禁令,比叙其事而赏罚。” 贾公彦 疏:“云‘平野民’者,谓遂师平正六遂之民,故云平野民也。”
《國語辭典》:省会(省會)  拼音:xǐng huì
1.知道、明白。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敢把你拖到官司便下牢,我先教你,省会了你和那打家贼并排压定脚。」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刷卷才回,从头省会,来家内。」
2.吩咐、通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奉相公省会,教老身直到那书房内在左右看详细。」也作「省谕」。
3.会晤、相见。元。汤式〈望远行。雪花风飘飘冷透屏帏〉曲:「那一场省会。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腮上锤。」
《國語辭典》:五院  拼音:wǔ yuàn
1.现代政治中指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分别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加以行使。
2.古代政治指唐以后的官制,称监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为「五院」。
《國語辭典》:建制  拼音:jiàn zhì
1.建立制度。如:「改元建制」。
2.既定的体制与组织。如:「公司经过一次人事异动,所有的建制都改变。」
《漢語大詞典》:久赞(久贊)
唐 南诏 国王之下的最高行政官员。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王自称曰元,犹朕也;谓其下曰昶,犹卿、尔也。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 唐 宰相也。”
《國語辭典》:飞地(飛地)  拼音:fēi dì
指行政上隶属于甲地,而所在却在乙地的土地。
《漢語大詞典》:行署
(1). 唐 代流外官的通称。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一人掌小銓,亦分为九品,通谓之行署。以其在九流之外,故谓之流外銓,亦谓之小选。”
(2).旧时大吏出行的临时住所。 宋 苏舜钦 《祭舅氏文》:“处以行署,拔于荆柴,异俗改眼,驩然相陪。”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海忠介公:“及 海忠介 至,吏请为行署於 江 之北岸。”
(3).行政公署的简称。 徐迟 《火中的凤凰》:“这条法令,已由 华北 人民政府通令了各行署、省府及 天津 海关。” 萧平 《三月雪》:“那是一个很复杂的村子,国民党 鲁东 行署在那里住过,敌人在那里安过据点。”
《国语辞典》:县府(县府)  拼音:xiàn fǔ
一县的最高行政机关。如:「县府将于近日内拨款救助此次受灾的县民。」也称为「县政府」。
《漢語大詞典》:盐监(鹽監)
指产盐的行政地区。 宋 代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孟知祥 累表请割 云安 等十三盐监隶 西川 ,以盐直赡 寧江 屯兵。”
《漢語大詞典》:道副
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元 姚燧 《河南道劝农副使白公墓碣铭》:“出僉 陕西 汉中道 提刑按察司事, 燧 亦为其道副,故得详西土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