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1,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血少
血髓
呕心血
血吻
冷血
咯血
沫血
溲血
湘血
阴血
血紫
血疾
血华
血胤
渫血
《韵府拾遗 筱韵》:血少
易林刲羊不当血少无羹
《漢語大詞典》:血髓
(1).血液和骨髓。 唐 白居易 《齿落辞》:“丰吾肤革,滋吾血髓。”
(2).比喻人们耗尽血汗和生命而得到的财富。 李大钊 《大哀篇》:“此辈蝇营狗苟,坐拥千金,以供其贿买选票者,又果谁之血髓耶?”
《國語辭典》:呕心血(嘔心血)  拼音:ǒu xīn xuè
形容费尽心思、心力。《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國語辭典》:呕心(嘔心)  拼音:ǒu xīn
呕出心血。语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后以呕心形容构思时劳心苦虑。如:「呕心镂骨」、「呕心沥血」。
《漢語大詞典》:血吻
犹言血盆大口。吻,嘴唇。宋史·宋祁传:“ 契丹 摇尾五十年,狼态猘心,不能无动。今垂涎 定镇 ,二军不战,则薄 深 、 赵 、 邢 、 洺 ,直擣其虚,血吻婪进,无所顾藉。” 元 张宪 《缚虎行》:“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分類:嘴唇
《国语辞典》:冷血  拼音:lěng xiě
体温低于环境温度。比喻冷漠无情。如:「没想到歹徒这么冷血,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國語辭典》:咯血  拼音:luò xuè
因疾病引起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的症状。
《漢語大詞典》:沫血
谓水面上的泡沫像血一样。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残夷文身,海波沫血。” 李贤 注:“沫血,水沫如血。”
分類:水面泡沫
《漢語大詞典》:溲血
尿血;便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二十餘日,溲血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其三阴摶,溲血如前止。”
《骈字类编》:湘血
唐 王涣 惆怅诗十二首 其二 得所浓华销歇尽,楚魂湘血一生休。
《漢語大詞典》:阴血(陰血)
(1).即血液。在内为阴,血在肤内,故称。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孔颖达 疏:“外为阳,内为阴。血在肤内,故称阴血。” 唐 薛胜 《拔河赋》:“阴血作而颜若渥丹,胀脉僨而体如癭木。”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即以最近筹补镑亏一案,其阴血周作,张脉僨兴之丑态,既已毕露,后此棼乱寧有纪极!”
(2).犹血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二国( 百济 、 朝鲜 )与 神州 故同柢,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
《漢語大詞典》:血紫
紫红色。镜花缘第七六回:“我倒看见有枝血紫的灵芝,可惜被狗衔了去。”
分類:红色
《漢語大詞典》:血疾
指便血、吐血、咳血等出血的疾病。 宋 陆九渊 《与朱元晦书》:“某旧有血疾,二三年寖剧,近又转而成痔。” 明 袁中道 《答王天根书》:“弟两年来,以苦思得血疾,誓不作应酬文。”
《漢語大詞典》:血华(血華)
指皮肤红润的颜色。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没有血华而又瘦削的脸上摆出一副笑容。”
《漢語大詞典》:血胤
(1).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梁书·刘峻传:“余祸同 伯道 ,永无血胤。”《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此女廉吏血胤,无惭阀閲。” 梁启超 《黄帝》之四:“绳绳我祖名 轩辕 ,血胤多豪俊。”
(2).犹血统。 章炳麟 《〈社会通铨〉商兑》:“所为排 满洲 者,岂徒曰子为 爱新觉罗氏 ,吾为 姬氏 、 姜氏 ,而惧子之殽乱我血胤耶?” 钱锺书 《围城》一:“而照 鲍小姐 的身材估量,她那位 葡萄牙 母亲也许还间接从 西班牙 传来 阿拉伯 人的血胤。”
《漢語大詞典》:渫血
血流遍地。 明 何景明 《七述》:“渫血赬轮,积如堆埼。”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后:“ 粤 事决裂,而后 天津 畿辅鼓其狂澜,煽其逆燄,以致禁城渫血。”
分類:血流遍地